至於所謂以夷治夷的辦法,李寬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因為他深知倭國人的特性,若是不能同化掉倭國的百姓,倭國依舊還是倭國,最多算是殖民地,算不得成功的滅掉整個倭國。
當然這些想法沒必要給所有將領們說,他隻要需要將領們按照他的吩咐進行便好,可是見識過華國軍隊強悍的大唐將領其實有些反對李寬做出防守的決定的。
在他們看來,以華國大軍的強悍根本用不著怕小小的倭國人,不僅不擔心倭國派兵出征九州島,甚至隱隱有些希望倭國派遣大軍進宮九州島,因為這樣才有機會和倭國繼續交戰,就算是損失掉所有士卒,華國大軍可以將倭國士卒打的肝膽俱裂,讓倭國人見到華國士卒就驚懼。
也不能說大唐前來華國的將領們的想法有錯,畢竟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還是一個最優的選擇,若是打怕了倭國人,對將來的戰爭將會有無數的好處。
不過這樣的做法,卻是會折損的大部分在九州島上的士卒,這就不是李寬願意看到的了,畢竟他有很多辦法打怕倭國人,打的倭國抬不起頭,不急於一時。
建議遭到反駁,大唐前來的將領倒也沒說什麼,但臉上隱隱的不理解還是讓人看著很不舒服,所以李寬給出了解釋。
“華國並非大唐,大唐乃是寓兵於農,除去戰時······甚至就是在戰時,士卒們的吃穿用度都有大部分是靠士卒一家承擔的。
可是華國的士卒所有的用度,俸祿皆乃華國朝廷分發,華國培養一個士卒所需用度乃是大唐的幾十倍甚至百倍,華國的士卒折損不起。
況且作為將領,所想的應該是以最小的損失取得最大的戰果,咱們華國船堅利炮,有許多的辦法讓倭國臣服,並不需要以將士們的性命來彰顯我華國的強大。
你們如今已算是華國的將領了,在大唐的那一套就不要用到華國士卒上,你們要記住,隻有你們時時刻刻想著普通士卒的性命,才會得到普通士卒的擁戴······”
慢慢悠悠的說了一大段,大唐前來的將領卻是已經傻了。
他們倒是聽說過到軍校進學的將士們談論過關於待遇的問題,可從未聯想到華國的普通士卒都是有朝廷在供養。
華國的所有士卒一共有十萬人,仔細算下來,華國到底是有多富有才能供養起十萬的大軍啊!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大唐人,哪怕他們現在留在了華國,也不由得為大唐感到一陣失落,若是當年楚王留在長安城,若是有楚王管理大唐的軍隊,以楚王的本事,以楚王對待士卒們的用心,或許這不僅僅是士卒們的幸運,更是大唐的幸運。
僅僅是一個彈丸之地的華國,在楚王的帶領下都能有此發展,若是楚王在大唐,以大唐的疆域,那將會有更多的機會讓楚王展現他的才能,大唐掃平周邊各國,建立龐大的帝國亦非難事。
大唐失去楚王殿下,如失去一臂啊!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失去的一臂還是大唐當今陛下親手給斬斷的,讓他們心中的苦悶沒有辦法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