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大唐失去楚王,如失去一臂(1 / 2)

不知從何時起,李寬對待多數人都是以懷疑的目光在看待,所以對於讓兩個兒子跟隨***回國,李寬是抱著謹慎的態度的,畢竟***一旦在海上對兩個兒子做點什麼,他鞭長莫及。

當然,他必須得有提防的手段,所以懷恩被李寬派遣一同回國了,蒙雲也跟隨一同回國了,不過李寬倒也不傻,找的借口很好,懷恩本就是來照顧兩個孩子的,而蒙雲回國要從國內調集炮火和火炮營士卒,***完全沒有想到李寬是出於謹慎的原因。

但是***真的會生出對李哲和李臻不利之心嗎?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對待李寬一家,***其實是忠心的,畢竟***當年可算是李寬一手救下來的,對李寬乃是忠心耿耿之人。

其實跟隨皇帝打江山的第一批老臣大多數都是忠心的,就像李世民麾下的將領,僅僅隻有一個侯君集造反罷了,況且大唐軍隊的管理辦法,與華國差距甚遠,哪怕上官想要反,手下的士卒也不會反,他們忠心的是皇室,並非某一個人。

但這些情況,卻是在***等人回程之後,李寬才想到的,所以李寬不由得有些傷感。

都說皇帝是孤家寡人,其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不想做所謂的孤家寡人,可以說曆任的皇帝恐怕都不願意做這孤家寡人。

可坐到了皇帝這個位置,心中卻是不由自主的會生出一種懷疑的目光去看待任何人,若不能及時調節好心態,孤家寡人也是遲早的事。

不得不說,這或許就是作為皇帝的悲哀,以至於李寬越發迫切的想要將皇位傳給李臻,甚至生出了全軍回國的念頭。

好在這個念頭剛剛出現,就被他自己給掐滅了,現在根本不是他們回國的時候。

華國從來都是戰無不勝的,他要給所有的百姓樹立起這樣的信心,若此時回國,無疑於灰溜溜的回去,與戰敗又有什麼區別呢?

有人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但也有人說防守是最好的進攻,兩者相比其實談不上任何優劣,不過對於如今的華國大軍而言,防守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說到防守,李寬就不得不為倭國的地理位置而感到高興了,九州島四麵臨海,北麵的關門海峽將九州和本州島分隔,而東北麵則隔豐後水道與四國島相對。

倭國想要從本土進攻九州島,必須經過海峽,可是華國如今樓船就是海上的無敵艦隊,沒有任何戰船是它的對手,完全可以在***等人再次返回倭國的這段時間,守住九州。

讓胡慶召集了軍中大將們商議,眾人對李寬的想法很支持,所以李寬很不客氣吩咐艦隊在海上來回巡視,剩餘的士卒就在九州島回歸農民的生活。

畢竟他打算一步一步的消磨掉倭國,想要讓倭國從此之後在這個世界不複存在,自然得要同化掉九州島上的百姓,以此為根基慢慢蠶食掉整個倭國。

回到九州島後的李寬思路漸漸變得清晰,他甚至想到了分批次的從華國調遣士卒到九州島,以輪換製度來確保到達倭國的士卒依舊對華國保持著忠心。

等到攻占倭國一半左右的領土之後,便從華國調集官員,且讓李哲率領官員來倭國治理,畢竟誰讓李哲有打算自立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