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安穩且永恒的意味
張愛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發現弄文學的人向來是注重人生飛揚的一麵,而忽視人生安穩的一麵……而人生安穩的一麵則有永恒的意味。”人生輕舞飛揚固然重要,但是與安穩相比,則多了一些輕佻,少了一些永恒的味道。每個女人都有這樣的情懷,她們不求得嫁給一個讓她大富大貴的男人,能給她披金戴銀,隻求能有一如意郎君白首同心,每天回家和她一起吃飯、睡覺,聊聊家常事兒。多少婚姻死在安穩和永恒上,隻因為她們還沒看清家真正的意義。
《牡丹亭》中杜麗娘為情癡,為情怨,因情逝,又因情複生;“愛著你像心跳難觸摸,畫著你畫不出你的骨骼,記著你的臉色是我等你的執著,我的心隻願為你而割舍。”歌曲《畫心》幽怨,癡情,卻很難避免悲傷的基調。愛情究竟為何物,讓千萬人為之癡,為之狂,為之沉醉,為之迷離。
可是我們發現,曾這樣癡、這樣狂、這樣讓人沉醉和迷離的愛情大多都以悲劇結尾,反而那些不為文人墨客寫在紙上,記載在冊的普通市井小民的平淡的情感走得比較遠。
人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可是也有人說如果愛情沒有婚姻這個墳墓,那麼愛情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了?此話說得甚有道理,不是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隻是那顆躁動的心還沒有安靜下來,不願意安靜下來,隻是想一直那樣飛下去,不安下去。
胡蘭成與張愛玲結婚時,兩人未舉行儀式,隻以一份婚書為定,文曰:胡蘭成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前兩句為張愛玲所寫,後兩句出自胡蘭成之手,是這個男人對女人的承諾,張愛玲欣喜於胡蘭成的這句話: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最美好的愛情也莫過於此,沒有轟轟烈烈,唯求這世上能有人懂我、聽我、疼我,彼此健康,能平安終老。
都說愛情需要激情陪伴,而真正成熟的愛情往往更離不開“安穩”。作家三毛說:“我不求深刻,隻求簡單。”簡簡單單,牽著對方的手,一起上班下班,一起看管孩子,一起洗衣洗碗,一起散步,一起快樂。即便我們頭發白了,牙齒掉了,依然有另一個人陪伴在身邊,簡簡單單地和我們說著那些不著邊際的話兒,愛情之美就在這裏了。其實簡單便是深刻了。
愛情因為浪漫而唯美,因為婚姻而升華,浪漫固然是愛情所追求的,安穩平淡有一個簡簡單單的家才是愛情的最終歸宿。
愛家,但別做屏風上的鳥兒
張愛玲在小說《茉莉香片》中描繪過這樣一個女人:馮碧落,一個有著如她的名字般年輕美麗的女子,曾經有過清純可愛的生命,有過不多一點的人生理想追求,有過青春朦朧的初戀,可是歲月無情走過,讓這個女子淪落成為一隻屏風上的鳥兒一般。即便給她開了籠子,她都不會飛出來,隻是死一般的沉寂。
張愛玲這樣說她:“她不是籠子裏的鳥。籠子裏的鳥,開了籠,還會飛出來。她是繡在屏風上的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裏的一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黴了,給蟲蛀了,死也還死在屏風上。”這樣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一旦被心束縛,便也失去了飛舞的能力,這是女人最大的可悲之處。
中國傳統社會的倫理規範強調“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個女人一旦出了嫁,便成為了男人的附屬品,似乎早已失去了追求自我和自由的權利。雖然時代在不斷變遷,然而這種思想到現在還是會深深紮根在很多女人的心裏。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女人這樣美麗的犧牲竟白白的犧牲掉了。
愛家,是女人的美德。可是絕不能做那隻屏風上的鳥兒,失去了追求。若在家庭的生活中,你早已變得麻木不仁,每天想的隻是為丈夫洗衣做飯,照顧孩子起居學習,沒有了一點自己的生活追求,心如死一般沉寂的話,那麼你一定要反思一下自己了。雖然說欲望之火不能點燃的過於猛烈,然而也不能完全讓家束縛了自己心中的夢想與渴望,否則整個人將會屬於放棄自我狀態。
很多人都說女人在婚姻生活中就要少一點欲望,幸福才會多一點。殊不知,正是因為有了欲望,才有想要幸福的動力。有了想把自己裝扮漂亮的欲望,才可以拴住男人的心;有了想為自己的夢想奮鬥的欲望,才是孩子也想做好自己的榜樣;有了想努力賺錢的欲望,家庭生活的經濟基礎才有了更牢固的根基……可見家庭生活中,不是去壓製我們的欲望,而是應該采取理解,化欲望為動力。你能想象一個女人看到一束美麗漂亮的玫瑰都不動心,看到一輛心愛的轎車都不想擁有的感覺嗎?那應該是悲涼的。男人想必也會失去為這個家奮鬥打拚的動力。所以,隻要我們沒有依賴,沒有占有,顧己又及人,才能活得心安理得,活得快樂。你快樂了,整個家庭才能跟著幸福。
練就烹飪絕技
你去問一萬個男人:什麼是女人味?
也許你會收獲不少的答案:風情萬種,舉止優雅,溫柔大方,性感可愛……這些誠然都是女人的味道,甚至算得上近乎完美的女人的味道……可是若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愛家好女人,這些味道便少了點什麼,那就是還缺了一點點油煙味。
燒飯做菜是女性文化中很特別的一個內容點,所謂“出得廳堂下得廚房”是男人選妻的終極理想,這不僅僅是關乎填滿肚子的事情,更是填滿男性自尊的重要方麵。女人能下廚做飯,雖然是生活中最俗最尋常的部分,但卻是一個愛家好女人不得不修習的課程,而烹飪絕技曆來被男人上升到女性評價的高標準之一。
古人說:食色性也。
食與色曆來不分家。擁有一個漂亮的妻子是男人嘖嘖稱讚的樂事,一個漂亮妻子能從廚房中端出精致的佳肴則是男人生命中的福分,前者或許能讓男人高興幾年,後者卻能讓男人幸福一生。不論時代怎麼轉變,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子永遠不會終結,結婚之後,一個賢惠地能洗衣做飯的妻子才可以讓日子過得更踏實、更幸福。
可是很多女人總是在婚後抱怨:“婚姻一點也不美好,原來自己可以在外麵吃好吃的,現在卻隻能每天回家給丈夫和孩子做飯,滿身全是蔥花味!”
男人也抱怨:“老婆身上除了香水味就是香水味,沒有一點結婚女人的味道!”
兩種現實情況都同時存在,女人覺得男人俗,美,還不是為了愛?扮靚總是為了能套住一個駐足欣賞的男人。男人覺得女人活得不踏實,美麗是視覺享受,愛情則更應該是味覺嚐試,過日子的女人總是要先練就一身烹飪絕技才行。雖然油煙味是女人味的一種,但卻不是全部。一個懂得情懷的女人總能在兩者之間調配好,油煙味與香水味,多點油煙味去影響男人的味覺,多點香水味去更改男人的審美情趣。讓男人知道正宗愛的滋味,便是有油煙味可依靠,更有香水味可玩味、欣賞。
做理財有道的主婦
韓國曾經做過一個家庭實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韓國夫妻吵架的原因有半數以上都是因為“金錢”。
很多女人都夢想著嫁給一個王子,他們有錢、帥氣,可以為自己買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可以帶自己去吃遍全天下的美食,可以領著我們走遍世界各地遊山玩水。然而這隻是一個夢想,大部分女人來說,生活都是現實的,都需要考慮經濟基礎量力而行地去消費。當一個女人披上婚紗的時候,就證明她從考慮一個人變成考慮一個家庭的時候了,理財變得迫切而且現實起來。因為奢侈的妻子總是丈夫脖子上的繩索,不會理財肆意消費,早晚會扼殺掉自己的丈夫,扼殺掉自己美滿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