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次事件的爆發,我考慮後認為風險太大,於是放棄了它。現在看來,這是明智之舉。我懷念它,但同樣希望日子能過得簡單、平靜、輕鬆些”。
被逼“回歸忠實”的人 ,往往像前麵提及的那名男子那樣,說為了讓老婆重新接納他而“卑躬屈膝”,事後卻又覺得了無生趣;或者當東窗事發後,那些遭老婆和女友聯手對質的人,則因“風聲太緊,必須改邪歸正”,從此跟太太休兵停火。可以想見,隨著風聲過後,隨著對婚姻不滿情緒達至無以複加的地步,隨著外遇機會和誘惑兩重結合徹底瓦解防守決心時,外遇者對婚姻不忠可能再度死灰複燃。
回歸忠實的人也有與前一類不忠者迥然不同的情形,比方,因為良心和愧疚戰勝不忠邪念,或不忠者因婚外情在內心造成的某些變化使他得以解決婚姻關係中的某些問題,或因不忠者在比較婚姻與婚外情中認清了婚姻的寶貴性,等等。這些人在放棄婚外情後是這樣說的:
“那是我結婚十八年來頭一次隱瞞我太太,也是頭一樁可能真正傷害到她的事。雖然我無法離開那個可愛的女孩,可也受不了內心時時遭受譴責和罪惡感的痛苦。每次隻要我太太晚回家十分鍾,我就神情極度緊張起來,渾身冒汗,我真擔心她會為了這件事作出傻事,比方自殺什麼的。我最終放棄了它,打定主意要跟她在一起,不再去想別人。”
“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情感出軌,我愛丈夫,始終愛他。在我的婚姻中一定缺少什麼:缺少刺激?說明我不是人老珠黃沒有人要?需要一個比較強壯、有成就的男人?我新近的那段婚外情具備上述一切,卻險些毀了我。我受不了和兩個男人在一起玩弄這種感情遊戲、從而傷害兩樁好端端婚姻的事實。看得出,它已嚴重影響到我丈夫的情緒。我斷得非常徹底,但沮喪了好幾個月。現在事隔三年了,我還在為那樁婚外情備受良心的譴責。”
無論回歸忠實的主要原因是基於良心還是權宜之計,無論之前隻有一樁還是多起婚外情,重要的是事後婚姻狀況,以及回頭浪子對忠實的真正感受。如果婚姻已受重創,如果忠誠婚姻讓人感覺苦海無邊,甚至是墳墓,那麼,他/她極有可能會再度情感出軌,或乾脆下決心一勞永逸地掙脫婚姻羈絆。反之,如果上述兩種假設是不存在的,那他/她就可能覺得出軌或離婚並非必要。
對那些回歸忠實後婚姻確有改善的人來說,是否就能得出婚姻的改善是由婚外情行為引起的結論呢?在國外,為數不少的研究者聲稱見過不同的證據。金賽在針對美國女性所寫的著作中稱:“有時有過婚外經驗之後,婚姻關係確實有所改善”。他還提出了另外三項看法雷同的研究報告。為此,我們曾請教過國內心理醫生和婚姻顧問,他們的回答是,有時候,當不忠者對自身需要有了一些新知認識後,原本呆滯的婚姻會被這種新知重新煥發出活力,這些新知導致他/她對配偶提出新的要求,而一旦當對方也滿足了這些要求後,他/她會有正麵反應。另一些臨床案例則表明,婚外情一旦公開,夫妻反而可能決定共同修複和重建兩人間糟糕的婚姻關係,他們中有的決心共同作出努力,協商出新的可遵循的遊戲規則;有的則乾脆尋求專業協助。但無論如何,若是沒有婚外情刺激,他們可能永遠不會這麼做。在我們的調查中,不忠強化婚姻關係的不乏其例。
還有的案例表明,婚外情經曆使婚姻改善變得簡單得多,在比較婚外情後,不忠的伴侶可能用新的眼光來重新審定婚姻乃至與配偶的關係。在這方麵,美國學者海曼·史波尼茲博士(Dr. YMAN SPOTNIZ)與露西·弗利曼(LUCY FREEMAN)在《遊蕩的丈夫》(THE WANDERING HUSBAND)一書中表達了她們保守的看法,認為幾乎所有不忠行為都是心理不健康,但是她們旋即又補充道:“我們無法訂立一種鐵律,因為在一些例子來看,婚外情挽救了婚姻,它可能使丈夫相信,另一個女人非但比不上自己的老婆,而且魅力遜色得多。”
在我們的采樣對象中,少數不忠者的確聲稱婚姻關係改善是婚外情帶來的有力結果。有十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的初次或某次婚外情增加了婚姻生活的性滿足;有大致相仿的人表示,它使他們與配偶感情更親近;有八分之一的人表示,它使夫妻重新投入對方懷抱,強化了婚姻。在一些案例中,婚外情一旦為配偶所獲悉 ,雙方得以重新評估整個婚姻的互動關係,從而有可能大大改善婚姻。
下麵是一個改善較小的例子:
“我覺得我跟丈夫較前親近多了。到不是我們之間有什麼變化,而是結婚多年,我已淡漠了他對我的重要性。這段婚外情好像熬過了一場意外手術,使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看清了婚姻和婚外情的模樣,我變得格外努力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婚姻生活。”
較實質的改善例子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