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男性也有更年期(1 / 1)

女性更年期的明顯標誌是雌激素水平減低引起的絕經,而男性有無更年期的爭論首先在於中老年男性雄激素有無減低。早在19世紀末就有人發現注射狗的睾丸組織提取液,能“使衰老的男性恢複青春與活力”。20世紀20年代,更有人將黑猩猩的睾丸移植給了上了歲數的人,而使之“返老還童”。這些似乎說明老年男性的雄激素確有缺乏。於是在1939年Wemer最早提出了“男性更年期”的說法。

但是,男性與女性的情況不盡相同。男性不存在絕經等更年期開始的信號,症狀發展不明顯,內分泌代謝機製也不同於女性,男性性腺的衰退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故現在國際上普遍認為“男性更年期”的提法並不很恰當。目前公認的名稱是1994年奧地利泌尿外科學會提出的“中老年男性激素部分缺乏症(PADAM)”。

據國外統計,40~70歲的男性約有40%發生PADAM的某些症狀。可有趣的是,並非所有雄激素減低的中老年人都有上述症狀,而有症狀者血睾酮也不一定都減低,所以關於PADAM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PADAM的診斷依據首先是臨床表現,即在精神心理方麵可能有抑製、易疲勞,對從前喜歡的事物提不起興趣,對從前能勝任的工作沒有信心;或焦慮、敏感、易怒、煩躁不安、神經質;或是失眠、精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在軀體症狀和體征方麵,患者可出現頭暈心慌、便秘、有說不清部位的疼痛、皮膚皺縮、肌肉軟弱、下腹部脂肪堆積。常見的還有性功能障礙,包括性欲減低、性喚起遲鈍、勃起不堅硬且維持時間短、性快感減弱等。先後有學者編寫了各種問卷,試圖將PADAM患者的症狀量化,較常使用的是伊斯坦布爾量。

如果體能症狀+血管舒縮症狀5分或精神心理症狀4分或性功能方麵的症狀8分,您可能患有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PADAM)。

但是,不能僅靠症狀就輕易下PADAM的診斷,PADAM的症狀都是非特異的,且中老年人易患多種慢性疾病,故應首先除外某些內科疾病,如導致疼痛的腫瘤,引起疲倦、心悸的心髒病等。隱匿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首先表現為勃起功能障礙。PADAM的精神心理症狀與老年抑鬱症相似,也應加以鑒別。除臨床症狀外,患者還應進行性激素檢查,應包括睾酮、遊離睾酮、黃體激素(LH)、卵泡雌激素(FSH)等,在有條件的實驗室還應檢查雙氫睾酮(DHT)、睾丸結合蛋白等。在分析上述指標時應注意,目前尚未得出有關中國人PADAM的診斷指標,現階段隻能參考國外的數據。PADAM並非一定是雄激素絕對值降低,而是雄激素部分缺乏或相對缺乏,是相對於需要的不足,或是相對於患者過去激素水平的減低,因此,對上述指標進行動態觀察發現其變化的趨勢(如遊離睾酮下降)是最可靠的。

雄激素替代療法的利與弊:臨床上,常采用雄激素替代療法治療PADAM,但針對此療法的使用仍有爭論。實踐證明,睾酮治療可以改善總的健康狀態和情緒,提高性欲,增加肌力和骨質密度。睾酮製劑有針劑、貼皮劑和口服藥。目前較為理想的藥物是口服十一酸睾酮。但持反對意見的醫生認為,補充睾酮可能加重老年人潛伏的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因此,還需要進行大規模的長期臨床觀察來證實睾酮替代治療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