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在《我們的性道德》一書中談到:“許多人,也許大多數人,對性的看法仍然比對人生的其他要素的看法不合理。殺戮、瘟疫、精神錯亂、黃金和鑽石———事實上成為熱切希望和恐懼對象這一切事物———過去是被人們透過一層魔法和神話般的雲霧去看待的;而現在除個別情況外,理智的陽光已經把雲霧驅散。剩下的最黑暗的烏雲籠罩在性的領域,這也許是很自然的,因為性關係到大多數人一生中最動感情的那部分生活。”
希波拉克底是一位希臘的醫生,他出生於公元前460年,他研究人的生殖功能,研究性心理學,有些觀點直到現在還被廣為引用。
19世紀,有關性生理的研究有明顯進步,並把性與社會相結合進行研究。馬克思在1844年寫的《經濟學———哲學筆記手稿》一書中說“男女之間的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的、必然的關係。根據這個關係可以判斷出整個文明程度。”恩格斯也說過“人與人之間的特別是兩性之間的感情關係,是自從有人類以來就存在的……,性愛既不神秘也不肮髒,是人的一種正當的欲求。”
對性學的研究,勃溫?加德納在《臨床性學》中談到,需要較寬的知識麵。“人類性行為這個題目,在喚起人們的好奇心方麵,是無與倫比的。幾乎每一個成年人,不管其年齡多大,信奉何種宗教,受過什麼教育,屬於何一民族,當談及‘性’時,都會大為關注。為什麼會這樣令人著迷,從未得到過適當的解釋;同時,我們也不理解為什麼這樣一個具有廣泛興趣的題目,在有史以來的大部分時間內,又受到如此的壓製,我們剛剛認識到‘性’是受到那麼多種多樣的力量的控製,性的研究是那樣廣闊,要求每一位專業的工作者必須對成人心理學、兒童發展、社會學、醫學、曆史學、經濟學等都相當深入地理解,並且要具有成為一個專家的種種技藝。我們還不曾知道是不是有任何一個人接受過如此教育的。”
在19世紀末之前,人們對性科學仍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把人的生殖認為是生理現象,忽略了心理和社會的問題,那時認為人的性欲必須加以抑製才是美德,認為婦女是缺乏或沒有性欲要求的;把性行為看作是十分邪惡的、有害的,手淫現象是非常可怕的行為。將性心理的變態反應視為道德退化表現。這些問題是當時的缺陷。1886年,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克拉夫特出版了《性心理病》一書,他於1902年去世前一年指出“性變態不是性犯罪,而是一種性疾病。”這個觀點直到今天人們還沒完全認識。英國醫生靄裏斯對性疾病進行了調查,他認為,女子的性欲常常月經期最高;手淫幾乎被每個人實行著;如果女子對性無反應,那是童年時期受壓抑的結果,或由於其男性配偶幼稚。他還認為,同性戀是“性欲由於先天性的體質異常而傾向於同性個體。”因此,他呼籲對這種現象應該容忍。他因出版他的性心理學研究成果而受到法庭的審判,罪名是“假借科學的名義販賣淫穢出版物”。可以看出,當時西方對性也是禁錮的,而不是像人們所說的西方國家一直存在性開放。西方的性禁錮到20世紀60年代還存在。美國的東部一些州到1941年法律上還有個規定:醫生對已婚夫婦介紹避孕知識是非法的。保加利亞的M?波普赫裏斯托夫在《性?婚姻?家庭》一書中談到:
“在人類社會幾千年的發展中,由於一定的社會曆史條件,播下了一係列偏見和迷信。在性生活、性關係和性道德領域裏,這些偏見與迷信特別活躍,它們沉重地壓在很多現代人的意識上……從這些偏見中解放出來,這勢必成為我們新型的現代教育的重大任務之一。”1933年,美國醫生迪金森出版了他的《人類解剖圖譜》,對性科學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醫學界對他采取了敵視的態度,他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美國的金賽是印第安納州大學的教授,經過大量調查,認為女性也有性欲,美國男性有37%曾有過同性戀,第一次寫出了《男性性行為》和《女性性行為》的書,無黃色內容,寫的是嚴肅的科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