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怎樣才能把男人搞掂(2 / 3)

我們也不好據此判斷到底是哪一性人的真情更多一些,但一個顯見的事實是,現在的社會上確實出現越來越多的無情女人。如賈書記員這樣的冷血殺手和風韻女郎這樣的笑麵殺手,都具有極強的利益目標和行動理性,她們的敵人和同盟,都永遠是男人。因此有很多女人,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幹脆就忽視甚至無視更甚至渺視自己的同性。我剛剛才用過的一個詞“視而不見”,是一種最恰如其分的形容。在一個充分男權的社會裏,所有的權力和利益都掌握在男人的手裏,所有的金錢和目的,才都隻有通過男人才能獲得,才能達到,既然如此,和女人說話、交往,豈不是浪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因此現在的有些小姑娘,不光是在與異性之間的情感交往中,就是在日常生活和正常的工作交往中,也明顯奉行一種利益原則,與已不利或無利的統統靠邊站。某報新分來的一個大學畢業生,當然是年輕漂亮的女性,她在報社裏出出進進,就不理總編以外的任何一個人,哪拍他是男人。部主任?部主任也不理,隻需搞掂總編一人。她采取的手段非常簡單:每天中午到總編的辦公室吃工作餐。她端著盒飯自然而然地進去、坐下、吃,然後旁若無人地和總編聊天。

天長日久,什麼樣的男人攻不下來呀,哪怕他是金剛不壞之身。

據說總編一開始有點躲躲閃閃,怕引人注目或引起議論,但不久就自慚形穢:她是那樣的落落大方,侃侃而論,又心無塵念,像水晶一般透明。

更重要的是,她是那樣的漂亮,又是那樣的年輕。

可以想見的是,不到兩年,她即被破格提拔為要害部門的部主任。

一個與我相熟的記者對我說:她進報社兩年,在她提主任之前,雖然在一個辦公室,她基本上沒和我說過什麼話。

我很詫異,我說那怎麼可能?

她又補充說,不光是我,我們所有的人,她都不說話。

我說噢?那她豈不是人緣很不好?她反問我:她要人緣幹什麼?

確實,人緣也像我的學生批評我的那樣,是一個十分陳腐的概念。對於直奔主題的女人來說,她隻需要利益,而不需要人緣,人緣的成本太大。我在這裏舉這個極端的例子,就是為了說明,古老的人際交往原則和傳統倫理,在今天都在悄悄起著變化,利益(或金錢)已經上升為一個單純而有效的價值尺度了。如果在這種時候你還在那奢談愛情、真情、純情,隻能說是一種迂腐。

說一說某節目主持人。這是一個八麵玲瓏,十麵光鮮的女人,尤其擅長在男人們中間翻雲播雨,為已所用。有一天,她又和一幫男人們在一起喝酒——她喜歡被眾多男人簇擁的感覺,讓男人們互存妒意而又心存妄想,在她是最駕輕就熟的事情。因此她的生活中從不需要女人,也幾乎不出現女人。不知為什麼,那晚的氣氛不夠熱烈,主要是男人們還不夠蠢蠢欲動。為了掀起高潮,獲得女皇的感受,她突作驚人之語,說是她一個電話,就能讓某某人冒雨前來,而且絕對不會超過10分鍾。

某某是某要害部門的負責人,對在座的那些男人們來說,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沒有人相信,因為此時已是深夜;也沒有人敢說不信,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個女人到底有多大神通。她按下免提,接通了某某的電話,哭著說她受了男友的欺負,不想活了。現在她正站在某賓館的12層平台上,10分鍾後你不趕到,我就跳樓!

所有在場的男人,都聽見了那個大人物心痛如焚的勸阻聲,以及肉麻的愛情表達。

接下來的一幕,是他們共同站在窗簾的後麵,觀看那個平日裏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男人,怎樣匆匆出現在對麵漆黑而且大雨如注的12層平台,尋找、徘徊、呆立,然後黯然離去。

事情過去後很久,當時在場的一個男人向人透露說:那是一個冷酷的女人。

據說當她對著對麵消失的身影放聲大笑時,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他們無法判斷自己在她心中的位置。

無所謂愛與不愛,所有的男人在她心中都隻是一個砝碼,而價值完全取決於你自身的輕重。她也不怕別人說她利用男人,她說我就是利用男人,有本事你也去利用。這當然是對她的同類說的話,她總是赤裸裸地表達自己的欲望、目的和要求,毫不遮遮掩掩。奇怪的是,她的欲望、目的和要求,也總是輕而易舉地得以實現。比如她要出書,就有企業家讚助30萬元;她要在一個電視劇中爭演女二號,製片人開出100萬元的價格,她也就能通過不知什麼途徑,真的弄到100萬元讚助款;那個什麼狗屁電視劇出來後,她又弄來一大幫子新聞痞子為她大唱讚歌,結果她飾演的女二號充斥了幾家小報的娛樂版麵,女一號反而不見了。總之她一出來就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沒有她搞不掂的男人。

別管是政要還是記者,也別管是老男人還是小男人,或是不老不小的男人。

她對每一個對她有用的官員說:真不敢和你說話哦——我怕我會愛上你。

該官員雖然滿臉尷尬,但心裏一定起了漣漪。

我曾親眼看見她當眾親吻一個比她小得多的大男孩,當時那大男孩滿臉緋紅,久久說不出一句話。

你不得不佩報,她們是完全不同的女人,是另類,對我們的現實生活具有極強的顛覆性。

對男性和男性社會的過分取媚,不利於婦女的解放自身走向社會,同時也造就一種膚淺的文化。這在目前流行於白領麗人中的時尚性雜誌中,表現得最為明顯。翻開一些時尚雜誌,給人的強烈感覺是:讓我們就這麼燈紅酒綠下去吧!奢侈的銅版紙印刷,時尚的版式設計,視覺上光潔鮮豔,觸覺上潤澤光滑,內容則是風花雪月帶來的雅致情懷。香車美人、聲色犬馬、浪漫情 愛以外,不外乎是一些小手法,小情凋:怎樣護膚、怎樣護發、怎樣笑得迷人,露臍裝短到幾寸,什麼款式的戒指最能吸引男人,等等等等。在這裏流行的品質是一樣也不能少的,任何一種流行:網絡、探險、旅遊、搖滾、單身族群、未婚媽媽,均能在時尚雜誌中找到對應。它們以白領甚至金領的趣味,優越感和優雅風度,把握都市時尚的脈博,吸引人們向這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文化靠攏。這就是消費主義文化。因為遠離當下的社會現實,缺乏激情和思想,時尚雜誌雖然貌似高雅,實際上卻最矯柔造作,庸俗膚淺,最能培養和激發女性的虛榮心,使她們更加依賴於男人。

一個值得憂慮的事實是,這種情形也開始在知識女性中出現了,本來,知識女性由於生存能力和自身修養的原因,有較強的自強自立意識,對男性的依賴性也最小,但隨著經濟活動中男權的越來越強化甚至絕對化,知識女性中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自身,轉而關注男人。高校女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學曆高不如老公高。而就業中的屢遭碰壁,也使她們“知識可以改變自身”的信念產生動搖。今年3月,我生活的這座城市中的省政府辦公廳,在高校應屆碩士生中招聘公務員,不好公開打出不要女生的旗幟,就規定應聘者身高不得低於1.75米。一般女孩,如果不是模特,你很難達到這一身高。有女生前去質問:你們幹脆就說不要女生得了,幹嗎還這麼拐彎抹角?負責招聘工作的官員笑容滿麵地回答:我們可沒那麼說,我們說不要女生了嗎?有碩士生學曆的尚且如此,一般本科畢業的女生,就業就更難。嫁個好老公算了。現在的女大學生,越來越不諱言擇偶中對男方金錢權力的看重,她們說,讓我工作十年八年還在外頭租房,灰頭土臉擠公交車上下班,為了一塊錢精打細算,還不如死掉算了!

她們富有哲理的總結是:再浪漫的愛情,也經不住貧困生活的打磨。

校園中不乏戀愛、接吻、花前月下、海誓山盟,但校園裏的愛情之花,很難結出婚姻之果。男生們問:畢業了,我們的愛情怎麼辦?女生們則大都回答:各奔東西。

這和過去相比較男性而言,女性更堅守情感和愛,已經大不一樣了。

所以在我們這座城市,你經常能夠看到,一個素質教養都不高的江浙小老板,帶著一個風度高雅的大學生老婆。小老板雖然隻是小學畢業,但他在這座城市的高檔住宅區有房、有公司、有車。這就是他的身價,他的愛情砝碼,至於共同語言,共同趣味,這在今天已經無關緊要了。況且隻要有錢,就能買來休閑,買來享受,買來優雅,在這上頭,大家的趣味都差不多。

保齡球館,高爾夫球場,誰進去了不一樣瀟灑?不一樣優雅?

有時候她們走在一起你看著別扭,她自己卻不覺得難受,她沒有不般配的感覺。

連我女兒,雖然才十四五歲,在我看來什麼都不懂的年齡,也會對著我叫喊:你以為我會像你那麼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