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下了火車,到達一座陌生小站,掏出一枚硬幣,給她打通了電話,他告訴她,他正在火車之外的地方,他使用的是公用電話機,他說他非常想念她。想念,他確實在想念她,隻有在此時此刻他才會感覺到愛的美麗深淵到底有多深,當他置身在這個鑲著玻璃的大空間裏時,他才知道沒有她自己是如何的寂寞。所以,他不再去想為她而死的那個幻覺了,他再次上了火車,在轟鳴的火車聲中他知道自己正在歸來,因為他才有十九歲,十九歲的少年一旦陷入愛情,肩上就背負著一隻燃燒的十字架。他現在有一種燃燒的感覺,為那個少女而燃燒的意象占據了他的全身。
下了火車,他便帶上那燃燒的意象直奔少女的家門,少女正坐在樹下看書,空中有一棵燃燒的石榴樹,他走到了少女身邊,十九歲,他乘了火車又從火車原路返回來,他看到了那棵火紅的石榴樹。
Δ我為你而活著
米蘭·昆德拉說:因為她從第一眼見到他開始就愛上了他。注視她?不需要。因為她立即就和他單獨在一起了。她一直跟隨著他,在他身前,身後。開始,他是強者,她是弱者。“不要離我遠去,我為你而活著……”這是她被他摟緊時尋找到的另一種活著時的意象。她還沒有離開過他之外的天空,那座蔚藍色海遠在夢的天邊,她看見的就是他,她就坐在草地上看他踢足球。她並不喜歡足球,她隻是為了等她,為了等他在踢完足球之後走過來擁抱她;她還看他在環行跑道上跑步,她並不喜歡跑步,她看他隻是為了等他。當他停下來,她會看到他臉上的汗水,看到他的腳踝裸露著,為了看他的腳踝裸露著,她就看他跑步;她還陪他去理發店,她坐在沙發上等他,她看著他的頭發被剪短……這就是她為他而活著的理由,等她並介入他所有生活,當她回到家時,她有一個奔放的夢境,它與他有關係,她不停地在彌漫著玫瑰芬芳的路上等他,她生活在她夢想的意象之中:她為他而活著。
活著,需要呼吸空氣,在呼吸空氣時會看到自行車的環行鏈條,會看到天黑以後的黃昏,會將各種大小器皿碰得叮咚作響,她享受著活著這種奇怪的感覺,她被沁入心肺的那種甜蜜和愛所包圍著,她為他而活著。
直到有一天,父母讓她選擇今後的道路,選擇意味著她要考慮到與他的分離,她不可能與他分離,她對父母說:我不可能離開這裏,不可能跟你們走,我要與他在一起,每分每秒在一起,父母問她為什麼,她說:沒有他,我感受不到我在活著。“難道你是為了他而活著,愚蠢”,這是父母送給她的語言。
米蘭·昆德拉說:她回憶起她的那個幻想:她看見一朵玫瑰,就像在一部時光流逝的電影中,令人捉摸不透地迅速凋謝,最後隻剩下一根幹枯的花枝,它漸漸在他們那個白色的夜晚上消失了,永遠地消失了。她為他而活著,她愚蠢嗎?他也正麵臨著選擇,在這個年齡,愛情的深淵不可能讓他們生活在其中,麵包不可能從無限的美麗深淵之中生長出來,當兩個人都麵臨著選擇時,他們不得不讓步,好讓自己看到明天,因為隻有明天才會有愛情。她選擇了出發,因為她不願意愚蠢下去,因為她不願意從父母的工資卡上尋找自己的未來,他也是一樣,他是男人。但她仍然說:無論我到何處去,我都是為你而活著。
他被感動了,他緊緊地擁抱著她說:你是我的初戀。這意味著他在說:無論我到哪裏去,曆史是不會改變的,因為你在曆史的長河之中永遠都是我的初戀。
初戀,她被這種意象籠罩了,她拎著箱子跟著父母上了車,她被初戀中散發出來的這種氣息強烈地載入了速度之中,遷徙的車子轟鳴著,盡管她為他而活著,但他和她仍然得選擇各自的生活,因為他們還得依賴父母的力量去尋找生存的地方。
在她看來,她仍然在為他而活著,她跟隨父母經曆了泥汙、雨幕,最後到達另一座城市。這一切都是為了他,為了他說過的曆史無法改變的初戀。他的照片放在她的箱子裏麵,她為他而活著,她想把這種意象徹底地喊出聲來,可是迎麵而來的餐桌、餐椅、桌布,新的空間抑製了她的叫喊。她穿了新鞋,梳起了小辮子,鄰居的男孩看了她一眼,她也看了那個男孩一眼。她想:他在哪裏,她的初戀在哪裏?
為他而活著是她生活中的全部意象,之後呢?她給他寫信,每封信都有一個意象,為他而活著的意象,這是她真正的初戀,沒有人可以破壞這一切,直到她抬起頭來,看到了另一個少年,那個朝著他微笑的少年,她才感悟到世界上有另一人看見了她。
Δ轉折點:看見了蔚藍色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