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不要寫在臉上
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的試驗。
——節選自張愛玲《童言無忌》
張愛玲的好友蘇青說過這樣的話:“我自己看看,房間裏每一樣東西,連一粒釘,也是我自己買的。可是,這又有什麼快樂可言呢?”張愛玲說這是至理名言,但多回味幾遍,方才覺得其中的蒼涼。她又寫過這樣一位女士,挺著胸脯子說:“我從十七歲起養活我自己,到今年三十一歲,沒用過一個男人的錢。”其中的無奈與辛酸恐怖都是你知我知,驕傲與負氣都在其中。
張愛玲說:“能夠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的試驗。”每一個你愛的人,你都希望從他(她)那裏多多少少得到一切禮物,這在乎的不是金錢,而是愛情。好像這個人為了你願意花錢,就證明他(她)多少是愛你的一樣。相反,你就會給他(她)扣上一頂“原來他(她)不在乎我”的帽子。然而,對於金錢,我們有話要說。
愛情當應該以感情為基礎,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很難做到把感情作為愛情選擇上的唯一考慮。一起過日子,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總要涉及到金錢,這是實際的也是現實的。
張愛玲一向愛財,還把這當成大優點告訴胡蘭成:她在錢財上總是兩訖,凡事像刀截的分別,總不拖泥帶水,她與姑姑分房同居,兩人錙銖必較。
雖然她也知道,在中國人眼裏,愛財雖算不上惡名,但也絕不算美德,可她還是高興地對胡蘭成說:“我姑姑說我財迷。”也許,手裏握著錢,才讓她有一種安全感吧。
張愛玲的母親是名門閨秀,骨子裏透著大家小姐的清高和驕傲,對錢基本上是絕口不提的。在有錢的時候,她視金錢如糞土,到後來沒錢了,因為錢而被逼迫得你生活困苦時,她依然將錢看得很輕。這樣一個不食人間煙火般的女人,卻首先引起了她親生女兒的反感。
張愛玲經曆過困苦,經曆過家庭由盛轉衰的過程,更經曆過想買東西卻捉襟見肘的尷尬。所以當看到母親清高的一塵不染的模樣時,她感到厭惡和悲傷。她走向母親的對立麵,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拜金主義”的追隨者。
但金錢是天使和魔鬼的結合體,它具有極強的誘惑力。它可以用來幹好事,也可能滋生罪惡。有人說,金錢是“萬惡之源”,會帶來貪婪、欺騙,會蒙騙人的眼睛,甚至使至親反目成仇。但也有人說金錢是感情的基礎,沒有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愛情大廈最終都要轟然倒塌的。
欲望這東西,每個人都各抒己見。
叔本華認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所以要否定欲望。佛教很多教義也在告訴我們要壓抑欲望,至於其他宗教也很多告訴我們要學會壓抑欲望,認為欲望是罪。周國平曾說:“可怕的不是錢,是貪欲。”金錢本身並沒有善惡對錯之分,關鍵是看你能否戒除貪婪之念。懂得適時收斂自己的欲念之心的人,金錢可以幫助你的愛情;相反,金錢就可以成為毀壞你的感情的源頭。畢竟,精明女人不少,精明男人更多,當精明遇上精明,女人的願望必然要落空。對於欲望,每個人都還是不要寫在臉上的話,那算是真的精明。
郭台銘在評價他的妻子曾馨瑩時,說:她的身上聞不到錢的味道!一語驚醒夢中人!令無數愛財愛勢的女人敗得落花流水!這也是為什麼能在最短時間內迅速戀愛、迅速結婚,打敗了周圍所有各色美人名媛的原因。
當然,不要相信曾馨瑩真的不愛錢,這世上沒有不愛錢的女人、更沒有離得了錢的女人,嫁款爺、住豪宅、開名車、穿名牌……再平凡的女人也偷偷幻想過這樣的場景。若果真不愛錢,自然會有比郭台銘更年輕、更合適的對象等著她。但是,愛錢的女人不把錢字寫到臉上,超越欲望才是人生的高境界!
在欲望前失控,是很多人戀愛失敗的原因。大部分人總是在欲望的漩渦中掙紮不出來,最終死在裏麵。人,一旦把“欲望”寫在臉上掛在嘴邊上,那就意味著對方的真心離你越來越遠了!但凡真正能夠得到有錢男人的錢的女人莫不一臉的真誠純善,一點心機都藏在了心髒的最裏層,你看不到她征服的欲望,隻看到了她傻傻的可愛,即便極品男人也紛紛落馬在她的腳下。自然和一個欲望很強的人戀愛也會很累,累身累心,因為你要時刻想著承擔對方的欲望,光想到這一點就足以讓人疲憊。學會控製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隸是我們每個戀愛中的人必須學會的。戰勝欲望,重要的是學會量力而為,大方知足,不知足的人才會貪欲。多問問自己,為對方付出了多少,而不是總要想著去搶奪對方的能量。私語和愛是不能同步的,私欲多了,愛自然少了。成長的責任就是控製我們的私欲,管理自己。
婚姻不是墳墓而是保障
他果真帶著熱情的回憶重新來找她,她也許倒變了呢!近三十的女人,往往有著反常的嬌嫩,一轉眼就憔悴了。總之,沒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長期抓住一個男人,是一件艱難的,痛苦的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節選自張愛玲《傾城之戀》
都說女人有三次生命: 一次是父母給的,一次是老公給的,一次是孩子給的。第一次生命,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第三次生命,我們也無法選擇孩子。而隻有第二次生命,是我們自己做主,我們可以自己選擇丈夫。也正因此,婚姻就成為了每個人成年後必須考慮的大事。有的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進去了愛情就消失殆盡了。也有的人說,即便是墳墓又怎樣,沒有婚姻的愛情豈不是死無葬身之地,橫屍遍野。
那麼婚姻到底是什麼?眾說紛紜。樂觀的人說:婚姻是天堂,天堂裏總有陽光。當你感覺身體不適或精神疲憊之時,當你工作勞累或心情鬱悶之時,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溫暖的家裏倒好的一杯熱茶,來自家人的噓寒問暖;悲觀的人說:婚姻是一場戰爭,是男人和女人征服和反征服的永無止境的戰爭。隻不過,這裏沒有真正的勝利者,隻有彼此的失敗與傷害;浪漫的人說:婚姻是一朵百合花,百年好合的願望在一夜之間盛開,純潔而美麗,生命的荒原因此而煥發出勃勃勃生機;現實的人說:婚姻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因為一種偶然而組成了一個婚姻鋪子,婚姻中的男女雙方都是股東,一紙沉甸甸的結婚證書是一種莊嚴的承諾、一種契約,任何一方不可隨意撤股,更不可偷著兼職……
對於婚姻,每個人的經曆和體驗不同,對婚姻的解讀自然也不盡相同。張愛玲曾說:“總之,沒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長期抓住一個男人,是一件艱難的,痛苦的事,幾乎是不可能的。”《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離婚後回到娘家,哥嫂花完了她的積蓄後,想把趕出家門。她知道這個家不能再住了,但是物質生存的危機隨之而來,“我又沒念過兩句書,肩又不能挑,手又不能提,我能做什麼呢?”她左思右想,找一個可以養活自己的男人成為了她必須的選擇。範柳原是一個自私的老留學生,對於白流蘇,“他要她,卻不願娶她”。為了生活的安穩,她開始與他進行了一場金錢與美色的搏羿,她隻要他給她一紙婚書。隻因她知道愛情不能天長地久,而婚姻可以提供她生存所必需的一切。“沒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長期抓住一個男人,是一種艱難的、痛苦的事,幾乎是不可能的。”雖然她並不愛他,也清楚他的險惡用心,但仍費盡心機去抓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