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人生的幸福,就是遇見所要遇見的人(2 / 3)

席慕容曾經寫詩說,在年輕的時候,如果愛上一個人,不管相愛時間長短,一定要溫柔相待,所有的時刻都十分珍惜,這樣就會生出一種無暇的美麗。假如不得不分離,也好好再見,將這份情誼和記憶深藏心底。等長大了就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刹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那些一起快樂親密的日子,一起吵架生氣的流年,都會因為這份愛而終生牽掛與懷念。

人的一生也許會愛很多次,但若用心愛了,每一次都會是刻骨銘心,矢誌不渝的。用心去愛一個人不容易,需要花很多能量與時間,還要抵抗很多誘惑與欲望才能養活好這份愛。如果能在一起的日子好好愛過對方,那麼無論這份愛的結果是如何,都已足夠在對方的心裏深深紮根,長成參天大樹;任時光匆匆年輪變換,也帶不去心底的這份執著與牽念。能有如此愛情,生而為人,也算不枉此生。電影《霸王別姬》中程蝶衣所說,“說好了一輩子的,差一年,差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是一輩子。”世上的愛情,若都曾用心有過這份不舍、不忍、放不下,那麼愛就是這個意思。

男人愛女人,但男人也渴望女人愛他

對於大多數的女人,“愛”的意思就是“被愛”。男子喜歡愛女人,但是有時候他也喜歡她愛他。

——節選自張愛玲《談女人》

世上有一種女人,她們的人生信條一定是:女人一定要為自己而活,要自己做得了自己的主。“愛”對於她們來說就是“被愛”,她們的思維定勢是:“你愛我,就得無條件得服從我,一切一定以我為中心。”她們永遠都在等待著男人寵愛,一句話:“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

張愛玲說:“對於大多數的女人,‘愛’的意思就是‘被愛’。” 自打母係社會以後,女人的角色就是長期扮演男人的附屬品,男女平等似乎從來就沒有真正達到過。一些女人不甘久居人下,希望打破這種不公平,她們不想成天隻知圍著男人嗡嗡亂轉,那不是女人,她們想重新做回女王。一個習慣於當女王的女人,總是有一些倔脾氣,小情緒,時不時就鬧獨立爭自權,動不動就說公平公正,要不然就霸氣逼人。她們的意識裏,女人是要用來疼愛的,老婆是要用來哄的。對這種享受被愛型的女人,一些比較弱勢的男人通常會選擇臣服和忍讓。但女人要記住一點:凡是極度溫柔體貼的男人必定是在女人堆裏打混下來的!他們在婚前能容忍你的小脾氣,容忍你的無理取鬧,還一門心思對你極致溫情,那必定是在婚後會出現大轉彎。女人永遠是囂張一陣子,而男人永遠是囂張一輩子。

戀愛不是簡單的你對我暫時的好我就嫁給你的問題,隻為了貪圖一點被愛的感受而去戀愛是不正確的戀愛觀。想想看,如果某一天他真的故技重演,又愛上了其他的女孩子,他也定是這般極致溫情與細致的。經驗告訴人們:越是那種婚前表現得百般好的男人,在婚後越顯得冷默。因為他覺得終於結束了這場百般獻殷勤的戰爭,是時候做回自己了!

那些強勢的男人,一定會跟女人爭個孰高孰低,而更有些男人通常會選擇一走了之:玩不起躲得起。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通常情況下,女王更喜歡那種強勢的男人。

因為強勢的男人大多能力強、人脈廣、事業成功,他們是女人眼中的多金男、氣質男。

總有一些女人會問,那些即帥又多金的男人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女人呢?

這個問題很複雜,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有的男人喜歡溫柔賢惠型的,有的男人喜歡性感美豔型的,有的男人喜歡小鳥依人型的……

你要是問男人最怕什麼類型的女人,答案就沒非常簡單:沒有男人喜歡隻知道享受被愛而不懂得付出愛的女人。

張愛玲說:“男子喜歡愛女人,但是有時候他也喜歡她愛他。”愛情是相互的,單方麵的享受與付出都不是真愛,終究會失衡的。愛,永遠是相愛最穩定可靠。這種互動的關係從剛愛上對方的時候就開始了。

你怎麼知道你怎麼知道你愛上了別人?當你願意讓自己個人的願望、計劃和議程服從於雙方的利益時,你就已經愛上了對方。你怎麼知道你怎麼知道別人愛上了你?當一個人願意讓他(她)個人的願望、計劃和議程服從於你們雙方的利益時,你知道他(她)已經愛上了你。

愛是什麼?愛是一種需要、是一種擁有、是一種選擇、是一種期待。愛是希望看著我們所愛的人能夠實現他(她)最大的人生價值。愛是明明可以幸福地獨自生活,卻要選擇兩個人在一起。有時候,甚至是為了滿足他(她)的需求,你還要犧牲掉自己的一些渴望與快樂。但是你是心甘情願的,痛並快樂著,因為你希望他(她)比你更開心、快樂。

我們都想要親密的美好的愛情,但甘泉並不是為那些情感的遊客,而是為那些致力於相互付出愛的人們準備的。

女人,不應該每天隻知道做享受被愛的公主,男人也同樣需要疼愛與憐惜。

不相幹的事兒,也會拐幾個彎想到你

真是討厭的事——隨便看見什麼,或者聽見別人說一句什麼話,完全不相幹的,我腦子裏會馬上轉幾個彎,立刻就想到你。

——節選自張愛玲《十八春》

唐朝詩人王維在春天裏寫下“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詩句,也許是因為春天最適合思念。珠圓玉滑的紅豆,是情人的牽掛與思念,希望我心愛的你多多采擷,隨身攜帶,仿佛我就在你身旁。明知從此以後山高水長,歸來無期;明知相思於事無補,等待徒勞,卻依然殷殷不舍,頻頻告白。

其實,紅豆的采摘是在秋季。寫詩的那個人已經走遠,遠在關山之外,這邊的紅豆依然將思念的人連在一起,雙方依然全情投入。古人的相思,著實讓人感佩。苦苦的思念中見證一種感情,這種感情表達著愛慕、忠貞。心有靈犀一點通,當你思念我的時候,請相信,我也在思念著你。愛情原來這般模樣,即便我們剛分開不到一分鍾,相思便會不斷蔓延。眼下還有什麼重要的?心裏眼裏都是你了。

張愛玲說:“聽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幹的,也會在心中拐幾個彎想到你。”涉入愛河的男人女人大抵都如此。每天清晨睜開眼睛,第一個映入腦中的人便是他(她),夜晚窩在自己的被窩裏要睡覺的刹那,想到的也是他(她),即便在夢中,夢裏見到的仍然是他(她)。他(她)的影子無處不在,刷牙、洗臉、吃飯、微笑、看電影……明明都曾是極為普通的日常事兒,因為多了一個他(她)也便覺得生趣有味起來。

那一年,她23歲,遇到胡蘭成,也遇見一種美麗的心事。她說過,“我一直想著,男子的年齡應當大十歲或是十歲以上,我總覺得女人應當天真一點,男人應當有經驗一點。”

然而,所見正是如她所願的。胡蘭成已38歲,比張愛玲大整整15歲,人生閱曆豐富,又是情場老手,自然深諳各類女性的心理。張愛玲見到他的那一刹,她的心幫她做了選擇,這一眼卻注定了今後的恩怨糾葛。麵對胡蘭成這樣的男人,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劫難,他有才華,有抱負,懂女人,典型的成熟浪漫男。張愛玲初涉情場,陷進他的溫柔鄉裏,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