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北方楊樹造林技術要點
林業水利
作者:周文輝
一、造林地選擇
選擇適宜楊樹生長的造林地,是實現楊樹速豐生產的基本的條件,造林地應選擇階地、河流灘地、廢河道、地產林地、采伐跡地、退耕還林地等土層深厚,地下水位適宜,土壤質地比較輕,土壤裏沒有或者隻有輕度的鹽漬化,土壤養分含量比較高的地方。具體來說,造林地選擇條件有以下幾個方麵:
1、土壤質地比較輕。針對楊樹不同的品種,在不同的土壤下種植。比如白楊派樹種一般種在較輕重土壤上,而黑楊派樹種,最好種在輕壤土和沙壤土上,也可以種在中壤和緊沙上。
2、土層比較深厚,一般來講有效的土層厚度要大於1.0M才適宜。
3、土壤中沒有鹽堿或隻有輕度的鹽漬。正常情況下,土壤的含鹽量應該小於0.1%,地下水礦化度應該小於1克/升。
二、造林地的整地
選擇好造林地後,就需要就造林地進行整理。造林地的整地是人工林培育技術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可分為三個方麵:
1、對造林地的局部整地。局部整地是通過翻墾走林地部分土壤進行整地的方式,一般包括塊狀整地和帶狀整地。帶狀整地是翻墾造林土壤時以長條為形狀,並在翻墾部分中保留一定的原有植被的整地方法。帶狀整地有利於改善立地條件,改善土壤侵蝕,同於也方便畜力或機械耕作。一般來說,在山地時進行帶狀整地的時候,要沿等高線與帶的方向保持水平。
2、對造林地的塊狀整地。塊狀整地是通過塊狀翻墾造林土壤進行整地的方法,一般用於各種條件的造林地,整地靈活性比較大、成本比較低、整地比較省工,引起水土流失的危險比較小,它的缺點是不利於改善立地條件。在塊狀整地時,種植行是與塊狀地的排列方式一致的,山地順坡或沿等高線成行的,平原上一般成南北方向。塊狀整地在平原、山地的各種造林地應用較多,甚至可用於水土流失嚴重的坡地、風蝕嚴重的沙地或草原荒地、地形破碎的山地和沼澤地等。
3、對造林地的全麵整地。全麵整地是整個翻墾造林地的全部土壤,它可非常見效的改善立地條件,同時對雜草、灌木的清除比較徹底,有利於機械化作業和林糧間作,而且全麵整地可使楊樹幼林生長較好、林木比較容易成活,但是,全麵整地耗資大,所花工時多,還容易導致水土流失。所以,全麵整地一般用於平原地區,在秋冬時節全麵耕翻土地,一般要耕30—40cm,經過冬季風化和凍融,在第二年的春天造林前把地耙平。
三、楊樹樹種的選擇
要適地選品種。因為不同品種的林木特性不同,要根據不同品種的適應性、栽培地區的自然條件、造林地立地條件,選擇適合栽培區環境條件的林木品種,發揮良種楊木的優良特性,實現楊林的速豐生產。
四、苗木的選擇
1、楊樹苗木質量和造林成活率有著重要關係,同時,苗木也會影響著林木的生長。一般來說,應該選擇兩年生的苗木,也就是一年幹兩年根的苗木,同時要選擇胸徑大於4cm,高度大於3.5m的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