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國中將 劉昌毅在豫西的傳奇比武(3 / 3)

兩人一交手,劉昌毅就揮舞著大刀連連進攻,楊明照的槍則像蛟龍騰空,左挑右擋,密不透風。兩個人你來我往,騰挪躍動,刀槍飛舞,令人眼花繚亂。突然,劉昌毅縱身跳出幾步,咣啷一聲將刀擲在地上,說道:“不用再比了,我已經輸了!”楊明照頓時愣住了。武林長者仔細查看,結果楊明照身上有兩道白印,劉昌毅身上則有三道白印。長者宣布,第二陣楊明照勝出。

前兩陣兩人戰成了一比一平,誰輸誰贏,就要看這第三局的射擊比武了。楊明照素來以槍法奇準自誇,他不僅百發百中,且練就了一手絕活,能打出許多花樣來,這次由他設計的射擊比賽,正是他多年來練就的絕技。“武聖學”的人早有準備,他們把圍觀的群眾趕到一旁,空出了高坡上的射擊場。一個小頭目一招手,立即有人抬來一張方桌,擺在50米開外的地方,在方桌上擺了6個空酒瓶。按照事先的約定,每人打3槍。楊明照禮讓一下,先上了場。真槍上陣,立即引起圍觀者極大的興趣,人們屏住呼吸,等待著比武的結果。楊明照提著手槍到了射擊位置,瀟灑地舉槍瞄準,他連發3槍,3個酒瓶應聲破碎。頓時,圍觀者歡聲雷動:“好槍法,好槍法!”劉昌毅也不慌不忙地朝射擊位置走去,大家都以為他是要觀察一下,不料在他停住腳步的一刹那,突然拔槍就射,3個酒瓶同樣應聲破碎。人群再次歡聲如潮:“好槍法!”兩個人都未失手,難分高下。不過,楊明照早有準備,立即開始比試跑馬飛射,這是他最拿手的絕活。射擊目標是一隻倒掛在樹枝上的活公雞。公雞不停地掙紮,要射中已絕非易事,更何況,人騎在馬上,策馬疾馳,在跑動中射擊,且劃定了射擊線,需要在規定的距離之外射擊,難度就更大了。

楊明照飛身上馬,鬆開韁繩,神采飛揚地在眾人麵前遛了一圈,調轉馬頭之後,拍馬衝刺,在臨近射擊線的一刹那間,突然轉身甩手,叭的一聲槍響,正中了那隻白公雞,公雞抖動著,鮮血淋漓。人群沸騰了,歡聲如雷,“武聖學”的人更是興高采烈。

劉昌毅不慌不忙地騎上了他的那匹棗紅馬,雙腳輕輕一磕,棗紅馬流星閃電般地疾馳飛奔而去。隻見他策馬跑了兩圈,卻沒有拔槍。圍觀者不禁竊竊私議,有人猜測劉昌毅是膽怯了,他怕打不中目標,不敢打;有人在為劉昌毅擔心,如果打不中就太丟麵子了;不打就認輸,更不光彩。張力雄和胡鵬飛等人都在睜大兩眼望著,他們都很清楚,憑劉昌毅的射擊技術,打一隻公雞根本就不算什麼事,可他為什麼不開槍呢?就在眾人正在進行各種猜測之際,劉昌毅再次催馬飛奔起來,當棗紅馬臨近射擊線時,劉昌毅突然拔槍在手,“啪,啪”連打兩槍,吊在樹枝上的紅公雞應聲落地。人群頓時騷動起來了,有人說打中了,有人說沒打中,有人說打中了也是輸,因為劉昌毅打了兩槍。這時,楊明照提著紅公雞走上了比武台,他高聲宣布說:“今天這場比武,我輸了,劉司令贏了。”全場頓時一片肅靜,人們似乎還是不太明白。楊明照舉起那隻血淋淋的紅公雞:“劉司令一槍擊中了這隻公雞,又一槍打斷了鐵絲,我楊某人輸得心服口服!”

全場歡聲四起,楊明照把劉昌毅請上比武台,當眾宣布兌現他的諾言:“從今以後,我‘武聖學’與八路軍六支隊聯合抗日,一切聽從劉司令員的調遣!”劉昌毅當即向群眾發表了講話,他沒提比武的事,隻是介紹了抗日的形勢,宣傳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政策,號召大家聯合起來,以實際行動迎接對日軍的大反攻。

這場比武,在當地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劉昌毅的高強武功也被人們口口相傳,並獲得了一個“猛張飛”的稱號。從此,八路軍六支隊在豫西聲威大震,不僅“武聖學”聽從六支隊指揮,其他民間抗日組織也紛紛向六支隊靠攏,接受共產黨的領導,成了抗日的生力軍。

鏈接:

劉昌毅

劉昌毅(1914-1999),原名劉昌義,出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縣典明鄉馬鞍石村。1929年參加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先後任鄂豫皖紅一師一團通信班班長,紅四方麵軍第九軍二十五師七十五團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紅九軍政治部政務科科長,第二十七師七十六團副團長、團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偵察科科長、青年縱隊第三團參謀長、太行軍區第三軍分區參謀長、決死第三縱隊參謀長、太行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太行軍區南下第六支隊司令員、河南軍區第六支隊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先後任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三旅旅長、第二野戰軍第三縱隊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鐵道公安部隊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旅順基地司令員、青島基地司令員,北海艦隊司令員,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北海艦隊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四、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