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應戰
過了數日,何德慶又去了一趟“武聖學”,答應了楊明照比武的要求。楊明照最初提出比武,原是懷著一種戲弄的心態,他斷定劉昌毅肯定不會答應的。堂堂一個司令員,怎麼可能上擂台與山野之人比武過招呢?他萬萬沒有料到竟然會弄假成真。不過,楊明照是一條爽快而極講信譽的硬漢子,既然話已經說出去了,就絕不食言。按照約定,兩人比武的地點是“武聖學”的練武場。
7月的一天上午,“武聖學”的練武場擂台被裝飾一新,彩旗迎風招展,各種兵器搶眼奪目。數百名“武聖學”的壯漢列隊來到這裏,他們清一色黑衣黑褲打扮,拿著一樣的鬼頭大刀,氣氛莊重嚴肅。
十裏八鄉的民眾聽說“武聖學”的會長要和八路軍六支隊的司令比武,都紛紛湧到練武場來看熱鬧。正等得著急,突然有人前來報告:“來了,八路軍來了!”楊明照在比武台上抬手一指,潮水般的人群“嘩”地退去,讓開了一條道路。劉昌毅騎著一匹棗紅馬率先進場,何德慶等人緊隨其後,隨行護衛的一個騎兵排也都騎著駿馬良駒,人人背插大刀,腰挎盒子炮,氣宇軒昂,威風凜凜。
楊明照縱身跳下比武台,在幾個“武聖學”頭目的簇擁下上前迎候。劉昌毅一行翻身下馬,何德慶一一作介紹,“武聖學”的人抱拳施禮。劉昌毅等人也入鄉隨俗,抱拳回敬。劉昌毅環視練武場,問道:“楊會長,我們今天比武,先比什麼呢?”楊明照回答說:“早就聽說你武當拳術了得,我們就先比拳術,再比刀槍,最後比射擊。”楊明照略一停頓,又說:“劉司令,你若能贏我兩陣,我楊某以後甘願俯首聽命。”劉昌毅坦然一笑:“以武會友,切磋為要,不必當真。”楊明照反倒更加認真了:“不,劉司令,你若贏得了我,我‘武聖學’3000多弟兄以後就聽您調遣了。”看得出來,楊明照要借比武抖一抖他“武聖學”的威風。他覺得,打日本鬼子,他和弟兄們不惜上陣拚命,就是不願受八路軍的管製和約束。再說了,自己這3000多弟兄,那是憑自己的本事聚集起來的,你們八路軍憑啥不費氣力就奪了去呢?比武尚未開始,雙方人馬在練武場擺開陣勢,各顯威風,各為其主助陣。圍觀的群眾也越來越多,楊明照引著幾位武林長者與劉昌毅見了麵,然後在比武台上依次落座。
這幾位武林長者是楊明照專門請來主持這場比武的,為了公平,楊明照又請六支隊的領導張力雄、胡鵬飛、何德慶上台,與武林長者共同充當裁判。這幾位武林長者說明了雙方約定的比武規矩,並宣布比武開始。
贏得民心
比武正式開始,無數雙眼睛注視著擂台上對峙的雙方。隻見楊明照精神抖擻地一抱拳:“請!”“請!”劉昌毅也同樣抱拳示意。他們兩人紮下馬步,四目相對,互相試探著遊走幾步。楊明照求勝心切,突然身子一扭,一招猛虎掏心,凶猛地向劉昌毅逼來。劉昌毅知道這是少林武功中極為厲害的一招,閃念之間,身隨心動,施展出武當拳四兩撥千斤的招法,轉身向後一跳,手起處,已經化去楊明照來拳的力量。
幾個來回之後,楊明照見劉昌毅隻是躲閃騰挪,並不進攻,似乎有些示弱,於是,亮出了平生所學,連出狠招,拳如閃電,掌似疾風,步步進逼。突然,劉昌毅在後退閃躲間露出了一個破綻。楊明照眼尖手快,一掌擊去,正好擊中劉昌毅的左臂。隻見劉昌毅身子一歪,似乎要撲倒,楊明照以為機會來了,猛撲上去,企圖將劉昌毅擊倒在地。
其實,這是劉昌毅故意露出的破綻,意在引誘楊明照。楊明照不知是計,果然猛撲了過去。劉昌毅瞅準楊明照胸腹之間露出的空當,突然橫身騰起,左腿猛地向後一彈,正踢中了楊明照的小腹。突然遭此一腳,楊明照踉蹌地向後退去數步,差點跌倒在地。待他站穩了身子,不覺有些後怕。他感覺劉昌毅功力異常深厚,且應變能力極強。剛才,分明是對方腳下留情,如果再發點力,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楊明照想到這些,緊喘著粗氣,趕忙收了招,衝著劉昌毅一抱拳,說道:“感謝將軍賜教,這一陣算我輸了。”
擔任裁判的幾位武林長者和“武聖學”的幾個大頭目都是行家,看得出劉昌毅身手不凡又藏而不露,再比下去楊明照肯定還得吃虧,見他已經認輸,並且也沒丟麵子,便一齊叫起好來。張力雄和胡鵬飛等人見劉昌毅先勝一陣,十分高興,帶頭鼓起了掌。
歇息了片刻,第二陣比武開始了,楊明照選擇用槍,劉昌毅選擇用刀。武林長者高聲宣布:“以武會友,點到為止,為了分出勝負,又不至於把人傷著,刀刃和槍尖都纏上了黑布,內藏石灰,擊中對方身上會留下石灰印,最後以雙方身上石灰印的多少來決定輸贏。”圍觀的群眾見兩人各持刀槍上陣,都興奮不已,氣氛極為熱烈。“武聖學”的人卻個個神色異常緊張:楊明照已經輸掉一陣,倘若這一陣再輸了,武聖學幾千人的麵子就沒了。劉昌毅本來善用刀,可剛才臂膀上被擊中一掌,正是舊傷之處,此時隱隱作痛,不便發力。他在想,如果長時間糾纏下去,體力不支,就難以取勝。於是,他決定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