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傷兵醫院(1 / 2)

從12月3日起,南京外圍的槍炮聲密集起來,日軍飛機編隊每天都會在頭頂轟鳴,騎兵團的陣地也被轟炸了好幾次。鎮江方麵潰散下來的部隊更是一波接一波。好在王翰卿采用了卞正中的審查方法,先核對籍貫和口音,對有疑點的人再檢查有沒有裹襠布。日軍吃了兩次虧後,在湯山方向就不再采用跟隨潰兵滲透的方法了。

在小沈陽和工兵營的幾個老兵組織下,坑道挖掘進展順利。卞正中於是決定帶著突擊連的幾個骨幹,去巡視一下炮校周圍的地形和村莊。卞正中明白,日軍占領炮校後,附近這些村莊都會成為日軍的宿營地,炮校一旦遇襲,各處宿營的日軍就會蜂擁而至。所以了解炮校外圍的地形和各村莊的情況至關重要。

走出炮校外圍的警戒線,卞正中見識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沮喪和失敗。平日裏卞正中也經常遇到項目失敗,弟兄們傷心時會聚在一起大喝一場,發泄心中的鬱悶。激動時偶爾也會砸杯子、摔椅子,年輕一些的小夥子還會痛苦流涕。這是銷售隊伍對失敗的宣泄,是戰鬥激情的再次激發,卞正中總是被這些同事們的拚搏精神所感動。但跟眼前的景象相比,那些青澀是多麼的不值一提。

南京冬日的天空一片陰灰,濕冷的北風呼嘯著掠過枯黃的大地,把枯黃的敗葉卷上天空,然後像飛灑的紙錢,四散飄落。寧杭公路上,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潰兵隊伍,隊伍疲憊得甚至沒有一點喧鬧,除了北風放肆的呼嘯,整個世界寂靜無聲,連傷兵也懶得發出一聲呻吟。人們如同行屍走肉,裹緊破爛的軍衣,盡量把腦袋縮進衣領裏,躲避著刺骨的寒風。人們有的杵著木棍互相攙扶著,有的低著頭艱難晃悠著。不時有傷兵一頭撲到在地上,掙紮幾下就沒了動靜。後麵跟上的人好像根本沒有看到這個倒下的傷兵,踩過他的軀體繼續踉蹌前行。

卞正中帶著人躲閃到公路一側,沿著路邊逆行向東行進,生怕輕輕一碰,又會有幾個人栽倒在地。這樣的隊伍怎麼守得住南京?卞正中低頭歎息了一聲。過了一條小河,卞正中等人離開大道轉向一個村莊,這裏很可能將是東史郞所在小隊的宿營地。

村莊外是一片樹林,穿過樹林時卞正中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樹林裏放著一千多個擔架,擔架上的傷兵蓋著灰色的軍被,好像沒有什麼氣息,也許是哭喊哀嚎已經耗盡了他們最後一點氣力。十幾個精疲力竭的護士在來回奔走著,指揮著擔架兵運走重傷員,或者將已經斷氣的人移到樹林邊堆成小山的屍堆裏。

鉛灰的天空下,一千多個灰色的擔架點綴著的樹林,象一片寂靜淒涼的墓地,甚至仿佛看到死神駕馭著寒風,在傷兵們頭上放肆遊蕩。一陣淒厲刺耳的哭嚎聲如同一聲炸雷響起,撕裂了寂靜,“哇……營長,你醒醒,馬上就到南京了,你不能死呀,弟兄們都打光了,你要死了,我們營就全完了,嗚……”一名破衣爛衫的少尉拚命搖晃著一副擔架,擔架的被子外伸著一隻僵直漆黑的手,在劇烈的搖晃下無力地擺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