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痞子型”的男人喜歡享樂,但是,他們實際上並無法真正得到快樂。因為,在他們的心裏,總有2種不同的力量在拔河。一種力量是不斷地想由外在世界中掠奪或征服,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有支配別人的權力。另一種力量則是無可逃避的空虛感,因為他們向別人榨取的越多,自己卻並沒有因此而更豐富;反而滿足的感覺越來越少,而需要的越來越多。在需要別人的程度日漸加深的情況下,他們覺得自己反而是在受別人所支配。這種失去了“主控權”的感覺,在心裏產生了空虛和不安全感。而不安全感又加強了他們要向外掠奪更多來保護自己的心態,這2種陷入了惡性循環的力量,變成了他們的焦慮。他們雖然也希望能改變,來逃離這種焦慮,但是很難做到。
在想變卻變不了的情況下,“痞子型”的男人,會更放縱自己,去追求更刺激、更能提供快感的方法——煙酒、麻藥、性愛、暴力、甚至殺人放火。“痞子型”的男人心裏,有一隻龐大的野獸——自我中心,牢牢地雄踞著。這隻“野獸”不斷發號施令,指揮他去“攻城掠地”,到處搶取“戰利品”。“痞子”喂養著這隻“野獸”,卻也被它控製著,難逃出魔掌。而在每一次“掠奪”成功的快感中,“痞子”才能掩蓋被控製的焦慮。這種掩蓋都隻是短暫的,因為“野獸”,不會有永遠或較長期的滿足,當快感一減退,它又會鼓動作亂,於是,下一次的攻擊行動,又得展開。
“痞子型”的男人,在束手無策下,往往會過一天算一天,不再做什麼長遠的打算,因為,未來也不見得有改變的希望。在自暴自棄中,“痞子”終於會不再掙紮,完全聽命於“野獸”的驅使,他們也真的變成了一隻野獸。變成了野獸的“痞子”,不再隻滿足於剝削別人,更視別人與自己是敵對的。在這種敵意之中,“痞子”會感到更孤獨,更沒有安全感。這些需要未得滿足之下,也引發了“痞子”的憤怒。他們認為凡是未使他們滿足的,都應該受到懲罰。他們逐漸會變成連酒肉朋友也越來越少,而更孤立。
盡管“痞子型”男人的外表,似乎強悍冷酷,實則內心裏由於孤立沒有安全感而相當脆弱且情緒化。他們心中有些不滿足、難以自我抑製的衝動因子,使他們很不穩定。尤其當事情不如他們的意時,衝動不安的情緒,更使他們顯得粗暴狂躁,而可能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敵意、疏離、不信任或相互利用,常是他們人際關係的寫照。他們努力想要得到多一點的快樂,實際上,得到的快樂卻非常少。因此,他們也會不喜歡自己,開始否定自己。“痞子型”的男人,為了使自己更快樂的活著,而盡力向外索取,但是,他們這樣“努力”要照顧的“人”(自己),卻正是自己所不喜歡、不認同的。這種矛盾的陷阱,使他們有一個想逃避,卻又逃避不了的對象,那就是——他們自己。
這種狀況,使他們有如洪流中的一葉小舟,不知道還能撐持多久才不會遭致翻覆。他們因此會更專注在外麵的世界裏,更重視逸樂或個人的嗜好。他們也可能會在更惡化的情況中自殺或瘋狂。
“痞子型”男人的索求性格,在日常生活中,不算少見。他們身邊,通常都至少有一個固定的索求對象(往往是女人),任他們壓榨剝削。一般而言,這些“矛盾”先生,是較重實際和物質的。因此金錢可以算是最喜歡得到的。至於感情,對他們而言,倒不是很重要。有時看似重視感情,其實是想以此為手段,來索求其他的東西。
□男人回歸自我意味人性複活
如果男人回歸了自我,就是說如果男人回歸到自己的始初狀態,他就可以從情感的敵人變成心靈的朋友,他不會再給女人設置圈套,女人也不會再用圈套來回敬男人。真正成為了完整的人的男人,或者說更具有人性的男人,沒有必要通過謊言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為女人已經成了他討論協商的夥伴。這樣發展下去的結果必然是:女人接受男人已經發生的轉變,自身也隨之發生轉變——更加接近男人,她們從總體上不再疏遠男人;男人不再感到自己是天涯淪落人;女人真正地愛上了男人,男人真正地愛上了女人;雙方都希望更加接近,更多地相互了解,謀求共同發展;他們願意共同生長,達到一體狀態;女人尊重男人的個人世界,注意防止男人複發已經痊愈的舊病,因此男人能得到更多的機會。一言以蔽之,男人變成了真正的人,女人不再離棄男人。
僅僅在中國就有1000多萬婦女過單身生活,其中有180萬在孩子沒有父親的情況下單獨養育孩子(占全部家庭總數的17%)。這個事實的存在並不表明我們的理想永遠隻能停留於烏托邦。不錯,目前的現實把理想無情地踐踏在腳下,“新男人”以及徹底結束性別大戰的浪漫畫卷展現在眼前還遙遙無期。但是當今世界的女人已經開始擺脫對男人的依賴,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候離開自己的男人,她們已經有能力決定什麼時候同意男人親近自己,什麼時候要懷孕生孩子等等,這些事實必將促使男人認識到,要尊重婦女和婦女社會,自己就必須首先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