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書上所載文字內容,博大精深,奧妙無比。蘇卿又隻記住了第一卷“練氣篇”,兀自修習起來,舉步維艱,難已完成。
蘇卿又急於求成,反而事得其反,欲速則不達,竟有退步之象。這一驚非同小可,蘇卿心想:“天書上所載仙法果然非同凡響,我資質愚鈍,真得難以悟解,看來隻有親上華山,向師父求教了。”
打定主意,第二天便向父母辭。蘇父和狐女雖有不舍,也知蘇卿去意已決,並說很快就會回來,遂也由得她去了。
蘇卿當下辭別了父母和楚父蘇氏,又飛到飛靈洞,同楚天秋和瘋道人辭行,然後才直飛華山。不提。
再說楚天秋此時也正值修習天書到了緊要關頭,見蘇卿要去華山,分開也不知有多長時間,心裏甚是不舍,無奈也知蘇卿前有師命,又知她修習天書遇到了滯礙,爭於回華山向華山老祖求教,故也沒有挽留。
兩人依依惜別,送走蘇卿後,楚天秋便留在飛靈洞,陪同瘋道人一起繼續修習天書。
楚天秋剛到家沒兩日後,便趁夜來飛靈洞尋師父瘋道人,兩人迫不及待地一起修習天書仙法。
先一陣楚天秋隻在夜裏來,後來隨著修習日緊,索性便住在了洞裏,隻是一二日偶而回一次家。家裏人也知他是在修煉仙法,故也不曾多問。
楚天秋秉賦極佳,記性超強,天書四卷竟給他在短的時間裏都記住了。因他要與師父瘋道人一同參修,而瘋道人並未看過天書,楚天秋故將天書四卷一一抄錄下來,師徒兩人照本參詳,方便了許多。
天書共分四卷,分別是“練氣篇”、“劍法篇”、“飛遁篇”和“隱形篇”。四卷看似獨立,各成章節,但又相互關聯,暗相呼應。
瘋道人畢竟見識廣博,對四卷天書稍一揣詳之後,便對楚天秋道:“天書雖分四卷,卻也有先有後,要習天書,當還循序見進的好。”隨即又道:“無論修習何種上乘妙法,固好根基乃是首要。四卷天書中,我們當從練氣篇開始。你雖自小隨為師學道練法,但為師所學並非玄門正宗,上乘妙法。好在你福緣深厚,得窺天書中的上乘仙法,正可借此棄粕就純,重習玄門正宗,上乘妙法。”故師父徒二人,便從“練氣篇”開始。
那四卷天書,每卷隻不過四五百字,通部天書也不過兩千餘字。楚天秋師徒先以為修習當易,而前幾天也確是順利,不料越往後越是難練。那練氣篇中,每到緊要之處,便遇到滯難,總覺好似少些什麼。
師徒倆人相互參詳,直過了月餘,仍是毫無頭緒,沒一絲的進展。
師徒兩人愁眉相對,稍覺意懶心灰。
瘋道人道:“秋兒,曾聽你說,當時天書突然出現,倉促間你雖將內容全部記下,但現在看來,這天書中便第一篇中就出現在斷章缺字,你仔細想想,將天書上的內容是否有記漏字的?”
楚天秋仔細回想,口裏說道:“天書四卷也隻不過二千餘字,我絕不會記漏字的。”忽地靈機一動,喜道:“我知道了!”
隨即拿起手抄的第一卷天書,從頭至尾地看了一遍,細細一數,此卷文字中共有四處斷字之處,又將心裏所想,互相印證,文字竟果然順暢起來,一氣嗬成,豁然開朗。
楚天秋喜出望外,笑道:“果然如此了!”
瘋道人忙問何故。
楚天秋道:“寧道子仙人所遺天書,想是為恐給妖人得去,故在文字中另藏了玄機。寧道子也果是用心良苦,便就這第一卷天書裏,便故意少寫了四個字,故才使我們參詳起來,滯難重重。”
當即提筆在第一卷四處各添了一個字,分別是“雲騰致雨”。待將四處空缺添上,再一細讀,果然通順。
瘋道人大喜,說道:“秋兒,你又怎會曉得這四個字?”
楚天秋笑道:“因我曾在惡鬼溝救了葉隨風穀主脫困,葉穀主為報答我,曾將寧道子所留十六字偈語密告於我,這偈語便是‘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崗’。當時在寧道子修行的山洞裏,我便是仗著這十六字偈語才找開的天書。剛才又是師父您一語提醒了我,說文字中當有漏字,故使想又想起這十六字偈語,然後一加印證,果然恰對。”
瘋道人歎道:“秋兒你果然是福緣深厚,若換作別人,絕無此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