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青雲雖然也歡喜的不得了,但終比較沉得住氣,見妻子歡喜的話都說不出來,嘴裏忙道:“兩人一路勞累,有甚話還是快些進屋說吧。”
蘇氏聞聲,這才恍然,忙即招呼兩人進屋。
兩方父母將楚天秋蘇卿擁進屋裏,楚天秋和蘇卿待父母都坐好後,兩人當即跪倒在前,行過大禮之後,便給兩方父母忙不迭都拉了起來,各倚在父母懷裏,喋喋說個不休。
楚父蘇氏之前本對楚天秋寄以厚望,盼他能光耀門楣,此次進京趕考,抱著極大希望,但當楚天秋去不數日,二老便思兒心切,反後悔讓他上京了。一連數月,二老日思夜想,簡直望眼欲穿,盼著楚天秋能早日回歸,至於能否考中狀元,也無所謂了。
日前狐女也因蘇卿偷跑離家,心裏懸念,隨後追了去,在京城逗留數日後重回家裏後,便將楚天秋現狀如實告之了楚父蘇氏,隻是一些驚險之處隱略未說罷了。
楚父兩人這才知愛子心幕仙業,對於功名利祿也未在意,又知愛子因事錯過考期,狀元肯定是沒望了,心裏也就沒了指望,反而坦然了。
又經狐女蕭飛絮從旁再說道:“以秋兒的天資異秉,又有良師育導,不難成就仙業。更何況一人成道,雞犬升開,你二人是他父母,當也可享福無窮,豈不比得中狀元強上百萬倍?”
楚父蘇氏聽了自是憂慮全去,反高興楚天秋學道有成了。
當楚天秋和蘇卿還未到家時,便經狐女蕭飛絮算出,二人歸來時間,故號召全家人深夜守盼。
楚天秋更是至孝,情知父母對自己殷盼甚厚,但自己卻辜負了二老的期盼,心裏有愧,說了一會兒話後,便囁嚅地將此行無功而獲,有負父母期望的話說了。
楚父蘇氏聽了一笑,說道:“我們已聽舅媽說過你此行經過,你也毋需愧疚。倆已然想通,甚麼功名利祿,全是過眼雲煙,你既心向仙業,我們定當支持你是了。”
楚天秋先見父母竟不問自己此行經過和結果,已覺納罕,更不知如何向二老解釋說明,此時聽完,又驚又喜,憂慮盡去,滿心歡喜。本想將自己此行經過講給父母聽,好讓二老歡喜,但見一旁舅媽連給自己使眼色,心裏明了,便沒再說。
一家人團聚,自是有說不完的話。狐女見小女蘇卿和楚天秋平安歸來,卻不見不大女蘇舜,歡喜之餘,心裏也不無鬱鬱,隻是沒顯於顏色罷了。
而蘇舜的事,狐女回來後,也隻是對蘇父翰青說了,故蘇翰青見蘇卿回來後,獨不見大女蘇舜,心裏了然,遂也不再問。
楚父蘇氏卻不知道,說過一會兒話後,才忽然想起蘇舜來,忙問楚天秋道:“自你數月前上京之後,舜兒便也跟前不見了,想必是追你去了。你可曾與她見麵?她又怎未與你們一起回來?”
楚天秋心裏一怔,正不知如何回答時,忽聽狐女蕭飛絮忙道:“舜兒確是追秋兒去了,也確將秋兒追上,隻是舜兒福緣甚好,給一位仙人遇到,見她資質還好,將她收回山去,修煉仙業去了,故才未同他倆一起回來。”
狐女是怕楚天秋不明所以,說漏了嘴,急切間才想出這一番假話,將話頭接過。雖說是無意謊言,卻也頗合事實,隻是稍有出入罷了。
楚父蘇氏不意有他,聽了之後甚是高興,遂也不再追問。楚天秋和蘇卿兩人都是心知肚明,故也不再多說。
說說笑笑之間,不覺天已微亮,雄雞報曉,晨鳥歌唱,村裏已漸有人起床活動了。
楚天秋和蘇卿見兩方父母為已守了一夜未曾合眼,此時雖然高興,但仍掩不住臉上的倦色,又見他們兀自說個不休,毫無要睡之意,心裏不忍,幾次催睡,都說不困。最後兩人無法,隻得推說自己困乏了,兩方父母愛子心切,這才忙不迭地各歸家裏去補睡。
楚天秋和蘇卿兩人隨著功力修為日深,雖經一番雲路遠涉,仍不覺得累,又何曾困乏?當兩人父母各自回屋睡去之後,兩人也便在自己的屋裏,盤膝調氣,運起功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當蘇卿運功完畢,睜開星眸之後,乍看母親狐女站在榻前,正瞬也不瞬地盯看著自己,冷不丁嚇了一跳,忙即問道:“母親,您怎這快便醒了?”又見母親一臉的憂色,擔心道:“母親,您又有什麼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