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蘇卿說完,楚天秋心裏一動,重又把目光落在那塊玉石上,隻見石麵那些雜亂無序,且又不停流動的古文字細一數算,共隻十六字,似口訣又似偈語,如魚遊深水,靈活無比。
楚天秋見那十六個古文字每個皆有雀卵般大小,雖然遊動靈活,卻隻限於玉石表麵,試著用手指的觸摸那些文字,指尖剛與其中一個文字相碰,那個便停止不動,而另外那十五個文字卻都繞開停下文字,仍遊動不息。
楚天秋再一看,停住的那古文竟是一個“雲”字,再去用手觸碰下一個字,那字果然又應手而止,不再遊動,乃是個“崗”字。見狀心裏一喜,暗道:“果然如此!”
當即心裏一麵默念,一麵用手指一一去點止那些文字,並將它們排列成序。楚天秋下手如飛,一會兒便將玉石表麵遊動的十六個古文點止下來。
旁邊三人先看楚天秋用手去碰那些古文字,還恐有甚意外,後見那些古文字竟一一應手而止,都頗覺驚異。當他將十六字都停止並排列成序,三人看得分明,紛紛低呤出聲:“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崗。”雖識其字,卻不明其意,三人一時麵麵相覷,錯愕不已。
原來這十字偈語正是在惡鬼溝時,帝王穀主葉隨風為感念楚天秋相助之情,私下相告的。楚天秋先見那些文字時,便即想起葉隨風所說的那十六字偈語,隨即用手去試著摸觸,果然那字便停止不動,於是將那十六個古文字一一止住,並便按著偈語順序排列成序。
對於這十六字偈語,楚天秋也不解其意,暗道:“玉石表麵這十六個字古文字恰與葉穀主所說的偈語吻合,這絕不是巧合,當有深意,隻是我一時蠢笨,不知其意罷了!”
正自皺眉苦想之際,忽見石麵那些字由亮變暗,隨即一閃而沒,四人見狀皆是一驚,不由得都叫了一聲“哎呀”!
就在十六字偈語消失之後,忽又見玉石表麵光芒大盛,從石麵放出一幢光幕,那光幕下窄上寬,在空中布展開來,足有丈許方圓。
四人正看得驚奇,隨又見光幕精芒閃閃,竟現出大片的文字來。每一個字都是形如蝌蚪的古篆,密密麻麻竟布滿了整片光幕。
那些古篆雖然生僻,但四人卻都識得,當看清開頭所寫的“寧道子書”後,四人又驚又喜,心裏皆是一陣狂跳,暗道:“這便是寧道子仙人所留的天書了?”
往下再看,天書共分四卷,每一卷的開頭皆有一個目錄,分別是“練氣篇”、“劍法篇”、“飛遁篇”和“隱形篇”四卷。結尾處還有一段文字寫道:“能觀到此書者,既為有緣人,此書顯世須臾,能否習會,各按緣分”。
四人將結尾處的文字看完,都是一驚,忙不迭地都去詳看正文,不再旁騖。
這部寧道子書雖分四卷,每一卷隻不過數百字,整部天書合起來也不過兩千餘字。文字奧妙,晦澀難懂。
楚天秋心思慎密,既知天書顯世短暫,也不急於去理解其意,而是先去記那天書內容。他自小便有神童之稱,且又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領,將那天書通看一遍便即深記心裏。
當下轉眼去看其他三人,皆見三人臉上神色忽喜忽愁,雙眉緊鎖,一邊用心去記天書內容,一麵又苦思其意,顯得甚覺吃力。
楚天秋正覺三人這般不是法子之時,突見三人臉現駭色,忙即回頭看去,卻見那幢光幕正自慢慢回縮,且天書的上半卷已然消失不見,隨著光幕回縮,天書的下半卷也在漸漸消失。
光幕看似回縮雖慢,實則極快,隻眨眼的工夫,整片光幕便即回縮不見,玉石表麵重又複了原狀,便連之前那十六字偈語也不再現顯。
蘇卿葉青青和唐羽三人皆是一麵記文,一邊苦解其意,如此一來,反麵影響了各自的記憶,誰都沒能記全天書的內容。當光幕消失,天書不見後,三人遺憾之餘,也是無何奈何,隻得將各自所記的天書內容又默記一遍,以使銘記在心。
楚天秋見三人情狀,心裏了然,卻不說破。自己雖然將天書全部記全,但內容深奧難懂,隻有回去後慢慢參詳了。
想及此,忽聽“哢”地一聲微響,玉石表麵竟裂開一個凹糟,裏麵隻放著了顆指頭般大的紅色丹丸,同時鼻端也嗅到一股清香,不由得使人精神一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