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婚姻之癢:我們的愛不能輸給時間(1)(1 / 3)

婚姻需要用心經營,一個不經意的疏忽,一點細微的誤解,都可能使婚姻逐漸步入危機之中。既然相愛,那就好好相處,積極溝通,學會寬容,才能將心牆打開,將溫馨和愛意傳遞。

一、距離的落差,是我婚姻的定時炸彈

口述/曹麗敏

他升職了,我失眠了

那天,我送兒子寧寧去幼兒園後,在拐去菜場的路上,遇到凱明的同事李大姐。她告訴我,凱明被提為設計二室的主任了。這對我來說並不算好消息,他的升職拉大了我與他之間的差距,反而更讓我擔心。不過,我還是買了一隻宰好的土雞,打算做他最愛吃的蜜汁烤雞,慰勞慰勞他。

下午,我正往雞身一遍遍地刷蜂蜜和醬油,手機響了。凱明告訴我,他手頭上的活很急,晚上要加班,不回來吃飯了。我有些生氣,說,你中午不回來吃就罷了,晚上陪兒子吃個飯也沒時間,工作真的那麼忙嗎?他在那頭道歉說,單位的事忙起來就沒完沒了,家裏的事隻能讓你辛苦些。

烤雞出爐了。我把一隻雞腿遞給寧寧,他吃得很香,邊吃邊衝著我笑。想起以前,凱明親手做烤雞,我拿著雞翅衝著他笑,心裏甜蜜蜜的情景,好像還是昨天的事,可現在呢?在工作和家庭之間,他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前者,忽略了我和寧寧。

凱明回來時已經是深夜了。我把吃剩的烤雞用微波爐熱了熱,給他當夜宵。他邊吃邊誇我手藝更長進了,我則旁敲側擊:你好像還有什麼好消息瞞著我吧?

他笑笑說,沒什麼呀。我白了他一眼:升職的事,你打算不說?是不是想把提的工資、獎金當作私房錢?

他正色道,我的工資卡,一向是你保管,提不提工資你是知道的啊。再說,我身份再怎麼變,總有兩個是不會變的,就是你的老公,寧寧的爸爸。所以,升職的事,說不說都一樣。

這話說得我眼睛發潮。細心的他發現了,拍拍我的肩:麗敏,你怎麼變得多愁善感起來了?要是在家待久了不習慣,就去找份工作吧。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自寧寧上幼兒園後,我就把檔案和簡曆放在了人才市場,可現在公司招財會人員都要懂新的財務軟件,我的知識已經老化了,別的一些對文化要求不太高的崗位又優先照顧“4050”人員……高不成低不就,我隻能繼續在家裏做全職主婦。

得知凱明又升職的那個夜晚,我失眠了。相戀一年,結婚九年,不長不短的十年間,我們的位置卻來了一個徹底的轉換。難道夫妻之間,真的是一個上另一個就必須下,沒有相對的平衡嗎?

互相扶持的幸福

十年前的我,財會大專畢業才兩年,在經濟效益很好的市電廠財務科做了一名財會人員。我出身於幹部家庭,家境不錯,相貌也過得去,替我介紹對象的人不少。

在幾個候選對象中,父母親看中了在市建築設計院工作的凱明,說他來自農村,又是大學本科生,人老實,有前途。我對他的第一印象也很好,他個子高,長得白淨帥氣,帶著書卷氣,如果不是身上的白襯衫藍褲子透著點土氣,還真看不出他是農家子弟。加上他談吐大方,知識淵博,對人有禮貌又體貼,幾乎找不到什麼缺點,我就接受了他。

當時,父親對我說,嫁給農村的孩子,要做好受窮的準備,因為他們家庭負擔一般比較重;但生活就是這樣,先苦後甜總比先甜後苦好;如果確實困難,家裏也可以幫助你們。

凱明沒有隱瞞他的家庭狀況:他還有個讀高三的弟弟,學費和生活費大部分由他負擔;他工作五年來沒有什麼積蓄,更別提買房了。

我的想法很單純,隻要人好,別的都可以慢慢來。所以,在父母親的資助下,我們付了首期6萬多塊錢,在市中心買了一套三室兩廳。凱明說,剩下的那一半貸款由他來還。我很欣慰:他真是個有擔當的男人。

為了增加收入,除了完成單位的設計任務,他還接了外活,晚上常常加班到很晚。可是,每天中午下班他都會準時回家,把飯菜做好了,和我一起吃完飯,才到辦公室去。冬天我替他洗洗菜,他都會心疼,怕我把手給凍壞了。那時,我就像個嬌嬌女,十指不沾陽春水,同事看見我依舊白皙細嫩的手,說我真是個幸福的女人。

我們依舊供小叔子讀書,給鄉下的公公婆婆寄生活費,每月還要還六百多塊錢的房貸,生活顯得捉襟見肘。父母心疼我們,時常邀我們上家裏吃飯。一同進廠的姐妹們有了孩子,我隻能羨慕地看著——經濟條件還不允許我太快要孩子。偶爾會為錢的事和凱明鬧別扭,但回頭想想,當初我是抱著吃苦的決心嫁給他的,應該接受這個現實,很快就又對他笑了。凱明感激地對我說,幸好有我支持他,否則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支撐這個家;他一定要永遠對我好。

艱苦而甜蜜的婚姻就在我們的互相扶持中起步,小叔子大學畢業工作後,我們的經濟緊張緩和了,我一邊在為孕育孩子做準備,一邊改造凱明的形象。他也很配合,在我的采買和搭配下,他的形象變得“洋氣”起來了。朋友們說我們越來越般配,我心裏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