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中俄樸茨茅斯和約》(3 / 3)

當軍事和經濟兩大手段都無法有效製衡中國時,而和中國開戰明顯更不符合英國的利益,這時的歐格納徹底無話可說了。他沉思良久之後說道:“看來我沒有拒絕的理由。就貴國的底線問題,我會向國會說明的。”

“歐格納先生,我想你理解錯了。這是皇上的底線,不是我國的底線。”說完唐紹儀隨手拿起一支筆在地圖上加了一筆:“如果談來談去最後以皇上劃定的底線結速談判,那豈不是顯示我等做臣子的無能。”

歐格納伸頭一看,地圖上原本由李明在阿克糾賓斯克至阿特勞之間那條近似的紅色直線之外,唐紹儀畫了一個小小的拱起。如果說真能達成地圖紅線所畫,那加一個拱起也不是問題。歐格納沒有任何表示,隻是點了點頭說:“貴國的要求我知道了。”

第二天中俄兩國的談判依然休會中。隻是英國內閣大臣卻關起門來開了一整天的會,誰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麼。反到是唐紹儀與德國代表坐在一起談笑風生,才到午飯時間,中德兩國主達成了關於中國裝甲車的出售協議。德國以每輛85萬龍元的價格從中國采購一千輛裝甲車,再以五萬元每台的價格從中國采購一千套無線電台。還是以老規矩,當最後一個產品交付後德國將自動獲得生產專利。

消息傳出,德國代表前腳才出門,後腳法國代表就登門拜訪。沒辦法,自從中國向世界演示飛艇的作戰能力後,加上德國從中國購買了大量飛艇,其軍官還接受了中國的實戰訓練。等這些軍官們回國後,德國空軍就要正式組建。當初沒有向中國購買飛艇的法國就深刻,就感覺到來自德國的壓力了。這次,法國人不想再在陸軍裝備上再次輸給德國人。

“我國之所以向德國出售裝甲車,那是德國同樣向我國開放鏡片加工技術。而貴國什麼都沒有。”唐紹儀很遺憾的向法國代表表達中國的態度。

就在法國代表也很糾結之時,唐紹儀話題一轉:“要不這樣吧,貴國的成套設備製造能力還是很優秀的,尤其是在造船行業。要不你們便宜的點,這樣我也好向國內交代嘛。”

10月3日下午,中法兩國達成貿易合同,中國以德國同樣的價格購買一千輛裝甲車。但對於無線電台的出售,卻因為有歐洲的科學家在法國注冊了無線電專利的原因,遇到了法律的問題而中斷,不過這是法國的問題。隨後的兩天裏,唐紹儀與各國代表不斷會晤,分別與意奧等國達成了不少商業合作。以至於各國記者們紛紛質疑唐紹儀來歐洲到是來幹什麼的。

不過在中國的主動調解和讓步情況下,法國於4日終於確認向俄國提供貸款,隨後法德意等國也紛紛伸出援助的手以提供貸款或其它方式向俄國提供幫助。不過給予俄國最直接幫助的卻是中國,中國將釋放忠於沙皇的戰俘虜並提供足夠的輕武器和相應物資以便於鎮壓俄國國內暴動,單是這一條就足以讓尼古拉二世陛下低下他那高傲的頭顱,最終還是同意用中國貨車過境俄國的方式換來忠於自己的武裝力量。

10月6日,中俄兩國在英法德美意等多國的見證下,再次坐下來談判。有了之前多日的往來的溝通成績,談判進行的很順利:中俄兩國達成以阿特勞、阿克糾賓斯克、庫斯塔奈、庫爾幹以及東經65度線和烏拉爾山為大致走向的中俄兩國新國界。不過因為時間進入深冬不利於行軍,所以中國軍隊撤軍時間推遲到明年4月開春之後。對於戰爭賠款事宜,唐紹儀僅提出一百萬英鎊的象征性賠款要求。得到大量貸款的謝爾蓋?維特連向國內請示的意思都沒用當場就答應下來。

樸茨茅斯10月6日晚、北京10月7日清晨,中國全權代表外交部長唐紹儀、俄國全權代表財政部長謝爾蓋?維特,雙方友好的簽訂了《中俄樸茨茅斯和約》。隨後這個消息順利電話電報線路傳遍了整個世界,全世界終於鬆了口氣,戰爭終於結束了,世界將迎來了一個沒有戰爭的年份。

可沒人知道,當天尼古拉二世徹夜未眠,他砸爛了全部的花瓶,俄國再次淪為歐洲國家,俄國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土地,數百年來斯拉夫祖先向東開拓的土地在他手裏丟的一幹二淨,再也無力向東擴張。

而對於世界而言,樸茨茅斯條約也等於承認中國正式成為了亞洲霸主,從而昭示這個屬於列強的世界俱樂部裏迎來了一個新的、屬於黃色人種的成員。

而此時的泰山之巔,迎著朝陽的李明向上天宣告了這個消息,中國終於收複了失地。這場曠世大戰如同一場春雨般洗去了所有中國人心中的陰霾,正如皇上在泰山之巔所說的那樣: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這是曆史上第一次一個亞洲國家戰勝了一個歐洲國家,而且是一個大帝國。這對整個亞洲產生了令人振奮的影響。它向諸殖民地民族的千百萬人表明,歐洲的統治者並不是神聖的、命中注定的。自征服者時代以來,白人第一次被正麵打敗,全球所有的非白人民族都充滿了令人激動的希望。它也向整個東亞、東南亞宣布,中國這個曾經的老大帝國,依然是這片土地的老大――神聖而不可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