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中俄樸茨茅斯和約》(1 / 3)

“聽聞歐格納先生在廖內海戰前,曾力諫英國政府以出售軍艦的方式協助我國,對此我代表中國政府對歐格納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謝。出於對先生的尊重,所以我才會將這幅地圖給先生看,相信先生不會說出去的對吧。”

“唐大人能將這幅地圖給我看,那是對我的信任,唐大人盡可放心。”歐格納做出保證後卻話題一轉:“不過,依我個人的看法,我國政府可能不會同意這樣的分割辦法。我相信法國和德國包括意大利在內,都會有意見的。”

這是要用歐洲諸國向中國施壓呀。唐紹儀對此僅僅淡淡一笑:“是嗎?先生認為英國與諸國會一同向中國宣戰?可我不這麼認為。至少德國不會,因為我國剛剛與德國達成裝甲車出售協議,與俄國簽訂協議後我將前往德國,就具體價格和方式與德皇威廉二世陛下麵談,另外德皇對我國白起級戰列艦極其感興趣。”

一說白起級戰列艦,隻是要是英國人都會變的極其鬱悶。海上的霸主、工業強國、科技強國、造船第一強國,卻被曾經視為遠東落後種族的中國人給超越。英國海軍設計院幾百號艦船設計的精英們,到現在都不明白中國人是怎麼造出白起級戰列艦的,中國人是怎麼把速度、裝甲、火力這三個戰艦核心的部分能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更別說艦炮的三聯裝,到現在連理論上的成功性都沒有。

歐格納同樣內心糾結,但作為出色的外交官臉上卻沒有任何變化:“唐大人認為中國已經強大到可以同時挑戰英法意三國?”

“不能。”唐紹儀並不回避這個問題:“不過對於意大利,中意兩國隻有合作沒有衝突,意大利有什麼理由對中國宣戰?至於法國,我國南方兵團司令劉永福因為沒能參加對俄戰爭,所以此次封爵隻得到一個小小的子爵。如果法國對中國宣戰,我相信劉將軍肯定會很高興。其實,單是貴國的海軍力量就不是我國可以匹敵的。”

“既然唐大人很清楚,那麼如果我國堅決反對呢?”

“其實我一直沒搞明白,英國與俄國是有直接衝突的。我國占領俄國東部地區這是對俄國最大的削弱,這對與英國是有利的,為何貴國會有這樣的態度?”

“難道中國不認為西伯利亞太大了嗎?退過鄂木斯克,這是我國的底線。”

哈哈哈――唐紹儀突然笑了起來,與其說英國在恐嚇中國,不如說是英國開始害怕中國。陸軍的裝甲車、空軍的飛艇,就連英國最迎以為傲的海軍戰艦也不如中國的白起級戰列艦,新式武器的層出不窮讓英國感覺到他們撐控世界的能力在下降,尤其是在遠東,中國的異軍突起攝取了太多英國原本可以在遠東獲得的利益,曾經偏向於英國的日本、暹羅已經徹底投回了中國的懷抱,海南諸島更是以中國自居。所以英國不希望中國過多的削弱俄國,英國要留給俄國足夠的發展空間,中俄這兩個直接接壤而且有著根本衝突的大國,早晚還會發生衝突。這樣中國和俄國才能在相互的矛盾與摩擦當中消耗下去,英國也能從中更大的獲利。

英國的想法中國很清楚,所以唐紹儀直截了當的拒絕:“這不可能。我國將士將鮮血和生命灑這片土地上,如果就因為英國的一句話我們就要退回去,那讓我們如何向將士們交待?又如何向子孫後輩們交待?至於西伯利亞大不大的問題,如果英國原意,我國願用百倍於英國本土的西伯利亞土地交換大不列顛島,那麼貴國會同意嗎?西伯利亞是很大,但我們誰都知道,那裏絕大部分土地被冰雪覆蓋跟本不能住人,大也隻不是名義上的大而已。”

“那中國是要堅持自己的底線了?”歐格枘板著臉站了起來。

“歐格納先生,希望你能明白,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我們可以適當退讓,但不是無休止的退讓隻為讓英國滿意。”唐紹儀沒有囉嗦,而是正麵針鋒相對。

與其說這是一場中俄之間的談判,不如說是中英兩國之間的談判。俄國因為海軍全軍覆沒,陸軍全麵戰敗,從事實上已經失去了談判的資格。如果中國不顧忌國際反應直接駐軍占領下來,俄國不僅沒有辦法,還得反過來向中國獻殷勤,求中國不要進攻烏法和高加索地區。但俄國之所以態度強硬,中國之所以不敢進攻烏法和高加索地區,都是因為考慮國際反應的結果,而這個國際反應,事實上幾乎等於英國的反應。沒辦法,誰叫英國是世界老大呢?不過,對於國際反應,也有強硬和退讓兩種應對方式。唐紹儀或者說是中國選擇了強硬。

不過此時的歐格納卻突然輕鬆下來,笑著又坐了下來:“我們做一個假設吧,如果英國要派遣大艦隊前往遠東,貴國會如何應對呢?”

“說實在的,我不知道。你知道在中國文武是分家的,我是文官不可能知道武官會怎麼考慮。不過既然這是一個假設,那麼我按自己的想法也假設一下好了。中國海軍在半年前以一艦未失的條件全殲俄國有三十艘主力戰艦的海軍,足以證明我國海軍的戰鬥力。當然英國海軍的實力肯定比俄國要強,但是來少了,依然有戰敗的可能。那麼想要擊敗我國海軍,至少在數量上也需要三十艘主力戰艦吧。但我國海軍有速度優勢,必然不會與英海軍發生正麵衝突,而會采用高航速和重火力的遊擊戰術,那麼以我的設想,單憑英國的遠東艦隊、印度艦隊和澳大利亞艦隊是不夠的,至少還要抽調南非艦隊才有足夠的數量和火力來壓製我海軍的機動空間,如果想要做到摧毀我海軍至少還要抽調地中海艦隊甚至是本土艦隊一部。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我海軍在損失大量快速艦支後隻能退回渤海灣躲在岸炮的射程之內了。此時南洋諸島、呂宋、台灣、琉球包括日本都失去了,我國海岸線再無寧日,而目前我國主要工業都集中沿海一帶,雖然事前肯定會盡量搬遷到內地,但這麼一來也等於這幾十年的發展也前功盡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