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代表必需承認,汪大燮說的沒錯,中國沒有要求停火線外的土地和要求賠款,就已經是很大的誠意了。所以歐格納歎了口氣後對維特說道:“維特閣下,我想各國代表也需要看到俄國的誠意。”
維特依然是一臉平靜的模樣站了起來:“以貝爾加湖為界。”
“哼,俄國果然很有誠意呀,不過在本官看來我們是談不攏了。”汪大燮一臉藐視的說道:“那維特先生就和王洋談吧,也許你們會有共同的話題。”說完汪大燮就往外走。
不等歐格納說話,王洋先說了:“汪大人,您是朝廷指定的談判人,我不是呀。”
“沒關係,我授權給你。”
“真的?”王洋眼中露出一絲精光。
“真的。”
“那我可就真談了?”
“談。”汪大燮說完也不走了,饒有興趣的看著王洋他會怎麼談。
隻見王洋對維特露出的奸笑,而後操起桌上的電話,一個電話撥通了中國駐英公使館:“門房嗎,我王洋……對,幫我接通訊員……通訊員,我王洋。剛剛受汪大使受權與俄國進行談判……此等大事我騙你何用……少費話,給我向朝廷發報,按我的話一字不錯發回給朝廷……聽清楚,電報內容如下:現談判破裂,後麵的可能的談判我會堅持以停火線為新國界。所以建議陸軍立刻拿下伏爾加格勒並向西快速推進,黑海編隊加速……哎喲――”
電話打一半的王洋被急步而來的汪大燮一把奪過電話,隻見聽汪大燮對電話咆哮道:“我是汪大燮,你要敢發一個字回國,老子立刻活埋了你。”說完將話筒砸到電話的支架上,一把將電話給砸裂了。汪大燮管不了這個,他指著王洋的鼻子破口大罵:“本官讓你來談判,你打什麼電話?”
王洋這下不服氣了:“我不是文官,不懂什麼談判技巧策略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就一個當兵的是武官,老子信奉的是不服就打到你服為止。跟他們費什麼話,一路殺下去直到他們接受以停火線為新國界為止。”
“閉上你的鳥嘴。”汪大燮怒不可遏,然後陰著臉對維特說:“跟我談就拿出點誠意來,不然就跟他去談。”
維特眼巴巴的望著歐格納與各國代表,希望他們能為自己說句話。但各國代表此刻卻閉嘴不言,如果各國不進行幹涉,中國真能打到莫斯科。中國沒有要求停火線外的土地和賠款,已經很有誠意了,至於俄國就差的太遠了。既然各國都不願意為維特說話,維特隻能說道:“我國願意放棄東西伯利亞和從清朝手裏奪來的土地,以鄂木斯克與巴爾喀什湖為新的國界。”
“切,稀罕――”王洋眼白一翻,聲音從牙齒中冒出來,但被汪大燮一瞪便偃旗息鼓。
“劉盛休兵團可以退過烏拉爾河以東,其突進之地我國可以放棄,以烏拉爾河和目前停火線為新國界,這是我國最低的要求。”汪大燮終於退讓一步。
“我們,我們彼此都先冷靜一下吧。”維特是這樣說的。隻是誰都沒想到,第一個提出暫停談判的會是俄國。
消息傳至北京,中國參謀本部下令駐守於碎葉城(現托克馬克市,自占領後便改回原名)的預備役的三個師、抽調駐守烏位爾斯克的一個蘭芳師向南開拔,目的地為杜尚別,然後向西進軍至阿什哈巴德,並明令如遇抵抗格殺勿論。同時駐紮班達齊亞的海天號及二艘驅逐艦被編入黑海艦隊,並下令黑海艦隊必需徹底殲滅俄國在黑海上的全部力量,一直一塊木板都看不見。
歐洲各國對中國的行為紛紛表示不滿,認為中國人不能將手伸到歐洲,但中國卻解釋為用武力讓俄國人接受現實。雖然英國依然拒絕中國海軍過道蘇伊士運河,但中俄兩國的分歧之大似乎找不到妥協之處。汪大燮在領土問題上的寸土必爭,維特卻一句話不說,這讓讓所有參與了談判的人都感到頭疼。關鍵的是俄國如今根本無法抵擋中國的進攻,而各國有都不可能在和中國開戰,隻得眼看著休會繼續,不知何時能重新開始新一輪的談判。
終於在10月2日,從遠東趕來的唐紹儀抵達樸茨茅斯接過的談判權。唐紹儀不做休息,利用上午的時間拜會了各國代表之後,下午兩國重新坐在談判桌前。
“我國放棄烏拉爾斯克和奧倫堡,以烏拉爾河為界至北方停火線為新國界。”才坐下,唐紹儀就拋出中國的新條件。不等維特與各國代表說話,唐紹儀就接著說道:“各位應該很清楚,5天後的10月7日正值我國的重陽節,而在這天吾皇將登泰山行祭天大典,這是傳承了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是中國曆史上最重要的典禮。當然這不是關鍵,關鍵在於這天吾皇將宣布各文武將相的封賞。如果在這一天無法簽署……請記住是簽署而不是答成協議,那麼祭天大典上我國各文武將相的封賞必將受到影響。比如我的香山侯可能會變成香山伯。我國前線各指揮官對不能參加祭天大典已是對俄國懷恨在心,若因為俄國的原因影響到他們的封賞,到是會做出什麼事來,我國可不負責。”
“以鄂木斯克為界,我國放棄哈薩克、布魯特、浩罕、布哈拉、巴達克山、乾竺特與拉達克等原中國藩屬國。”維特終於緊張了,他明白唐紹儀的意思。如果不能在7號簽訂協議等於得罪整個中國官員層,那是即便中國皇帝不想打仗,也會被全體官員逼的同意。
這個道理與會各國代表都很清楚,這是涉及到全部中國官員利益的問題。但對於維特提出的條件,唐紹儀連眼都沒白,直接掉頭離開會議室。
當晚,歐格納拜會了唐紹儀。在中國駐英公使館內,唐紹儀秘密的出示了一張地圖給歐格納看,這是一張世界地圖,在俄國的位置上畫了一條紅線,紅線旁還寫了兩個字――底線。
歐格納仔細的看過底線二字後點了點頭:“這的確的貴國皇帝陛下親手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