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一定會咬鉤的誘餌(3 / 3)

但十天後一的份報紙,揭露了德國這樣做的原因。因為中國給了德國一個天大的誘餌。

法國國內發行量最大的報綜合性日報《費加羅報》發表了一篇文間,一張裝有大炮機槍的鋼鐵戰車的照片赫然印在《費加羅報》的頭條標題上。而且報紙上公開寫著,這是一位德國情況人員無意丟失的。

消息從法國傳到北京,德國駐華公使克萊門斯?佛雷赫?馮?克林德臉色蒼白的直奔中國外交部,可惜他沒見到任何人。然而當他回到公使館後得到了一個讓他更為驚慌的消息,正在中國軍隊中實習的德國海陸空各級軍官同一時間被停止全部工作並請出軍隊,正軍校學習的德國軍官也被請出軍校,按照之前協議配給德國實習軍官學習的無線電台也全部沒收,中德軍事合作麵臨中止。克林德措手無策,他知道這意味著正常的外交溝通已經失效。現在隻能依靠德國遠東總參謀長、駐華武官邁克爾與中國兵部官員的私交進行了。邁克爾點點頭,整理好著裝前往兵部。

邁克爾本來想見的兵部尚書歐陽振華,必竟年紀相仿的人總能說的上話。但因為前線補給供應出了差子,歐陽振華前一天剛剛離京親自前往伊爾庫茨克督促。不過能見到中國皇家陸軍總司令馮國璋他也是很滿意的,至少沒有像外交部那樣給擋在門外。

“邁克爾,你居然還有臉來見我?”兵部大堂內,正在處理公務的馮國璋頭都沒抬起來。

邁克爾才進門就被馮國璋的一句搶白給憋了個滿臉通紅,的確他沒臉。這樣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七年前中國的迫擊炮和手榴彈就在德國本土研製時被偷去了樣品,五年前最新的飛艇投彈瞄準器在送回德國的路上失竊,結果就是英法等國立刻將其仿製出來。如今中國在兩國還沒開始協商裝甲車相關協議的時候,就能允許將最機密的裝甲車讓德國拍照,已經表明中國對德國的高度友好。然而中國這麼一個友好的外交舉動,卻因為德國情報人員的失誤,在將照片從鄂木斯克直接送回國的途中被竊取。如此一來,等於是德國將中國的最高軍事機密給泄露出去。接二連三發生這樣的事件,而且都涉及中國最高軍事機密,那麼中國驅逐軍隊中的德國人的行為就完全可以解釋的通――中國人不再信任德國人了。

邁克爾在中國這麼多年,看到的都是中國人彬彬有禮的模樣,突然被這毫無禮節的動作和尖銳的提問給問倒,一時間竟也啞口無言。

“坐吧。”馮國璋處理完手頭的工作示意邁克爾坐下說話,並親手給邁克爾倒了一杯茶:“裝甲車是中國的軍事機密,可因為貴國的關係被泄露出去。皇上在朝會上大發雷霆,文臣們對武官們也是大加指責,紛紛表示對貴國的不信任。迫於壓力,軍方隻能以驅逐貴軍的實習軍官來表明軍方的態度。希望貴國能夠理解。”說完,馮國璋依然顯的焦躁不安,他很煩躁的敲了敲桌子:“你們的情報人員都豬嗎?這麼重要的東西都保管不好。這些人還有什麼用?”

邁克爾長歎了口氣站了起來,學著中國人的禮節雙手疊掌長鞠一躬:“出事的情報員已經處決,但事情必竟已經發生了。我受威廉二世陛下的委托,希望能挽回因為德國的失誤造成對貴國的傷害,並希望能貴我兩國能繼續彼此之間的友好和合作關係。還望上將閣下能多多美言幾句。”

“邁克爾,你是知道的,朝廷上是反對在協商前貴國拍攝裝甲車的照片。但出於對德國的尊重和感謝德國在甲午戰爭中對我國的大力支持,是我軍方為貴國提供擔保才換來提前拍攝的。如今朝堂上的文臣以此為借口攻擊軍方,軍方理虧不敢辯駁,要不是前線戰事尚未結束,梁袁二將肯定得回京受罰。這些都是因為你們的失誤造成的,所以我們軍方現在跟本不敢在朝堂上對貴國多說一個字,哪怕是壞話。所以,在這件事上軍方是無能力了。”

“那就真的一點挽回餘地都沒了?”邁克爾有些頹廢。的確,在這件事情上,錯的都是德國。

“也不至於。雖然我國在武器裝備概念上可能略勝一籌,但你也清楚武器裝備需要大量而豎實的工業作為基礎,而中國的工業必竟時間還短基礎不牢,還有大量需要貴國協助的地方,但軍方此時是不敢開口了。所以,現在隻能靠你們自己了。給你一個私人建議,隻要你們能說動文官們向軍方鬆口,我們軍方才能說的上話。”

雖然馮國璋沒有幫上忙,但也清楚的表明至少在中國軍方還是有合作的意向,還給德國指明一個明確的方向。隻要拿出足夠的利益讓文官鬆口,中國的軍方官員才有機會繼續幫助德國說話。而這個利益,無疑就是協助中國工業建議。邁克爾很滿意的走了,他相信當這個消息傳回柏林之後,威廉二世陛下一定會拿出足夠的利益來撬開中國文官的口,因為德國想要在歐洲崛起,就離不開裝甲車這個戰爭利器。

然而鋼鐵戰車照片的出現,終於證實了為什麼能在特羅伊茨科耶堅守四天的俄軍,卻在一晚上丟了鄂木斯克。這時各國才想起來,中國的汽車還可以這樣改裝。

法國是真正的陷入了恐慌之中。他們分析認為,中國將鋼鐵戰車的照片交給德國,肯定答成了一定的協議。中國能靠鋼鐵戰車擊潰強大的俄國,那比中國還曆害的德國得到這種戰車,那法國……不寒而栗呀。於是法國一麵憑借著手上的照片開始進行仿製工作,一麵加緊對中國的外交公關。

英國人就更忙了,他需要對中國和法國同時進行外交公關。

“朕早就說過這是一個一定會咬鉤的誘餌,如今魚兒也上鉤了,現在就看如何收網以獲取最大的利益了。”李明在中央高層秘密會議上,淡淡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