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阻止中國遠征艦隊進入歐洲,除非直接派艦隊阻攔。有人相信,以中國目前的局勢絕對不敢跟英國發生直接衝突。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以中國人那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行為方式來看,一但真的發生交火這後果怎麼處理,要知道這次中國遠征艦隊司令就是當初那個衝擊馬六甲的李亮。雖說這種可能性不大,但要是萬一發生呢?難道要讓英國向中國宣戰?!遠征中國……海軍部估計要獲得全麵勝利,需要動用英國全部艦隊的一半力量,而且隻能保證海戰的勝利,至於陸地戰,英國陸軍部閉口不談,因為中國軍隊的總人數比英國的人口還多。
“我懷疑我們考慮錯了方向。中國遠征艦隊可能隻是為了轉移所有人視線的東西,中國人真正的目的其實是這裏。”原英國駐華公使,現在的英國遠東事務總顧問歐格納在沉默了大半個月後,在國會會議上將他的手指重重的點在中俄兩國正在交戰的秋明一帶。
歐格納的言論往往能影響英國政府在對華事務上的決策,然而在中國派出遠征艦隊後卻突然一言不發。他一直在思考,一向注意利益的中國皇帝為什麼會幹出遠征這種靡費之舉,而他的大臣們卻連絲毫勸阻都沒有。歐格納相信這裏麵一定隱藏著陰謀,所以他在沒有發現個這陰謀前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直到昨天他看到一份報紙,報紙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用一句話報道了一則新聞:中國軍隊正在向秋明和庫爾幹發起攻擊,相信在很短的時間內,中國軍隊將占領這兩個地方。
看著滿堂等待他解釋的國會議員,歐格納不急不慢的說道:“請大家很不要急,聽我說完一個故事。中國有一個傳統的習慣,每到清明時節中國皇帝需要親自下地勞動,皇帝耕田皇子播種,而皇後也需要親自養蠶織布,以表示對衣食這兩種與生活密不可分的事務的重視。中國也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中國民間也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而糧食自古來多是由土地產出來的,因此中國人對土地的重視是要超出我們預計的。而且中國人對土地還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就如中國皇帝曾親口跟我說的那樣:要是不喜歡在土地裏種點什麼,很難讓人相信他是屬於中華民族。所以中國人從來不會嫌棄土地過多,而且中國官員私人土地的多寡也往往跟他的品級高低有直接關係。當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後麵的事就很好理解了。中俄自鄂木斯克之戰後,俄國戰敗已成定局。但中國不僅沒有開始和談之意,卻派出遠征艦隊,還公然叫囂著要在俄國建設屬於中國的軍港。這裏是歐洲,中國人明白他們不可能真的在歐洲占領一個港口,但中國依然這麼做是為什麼?因為中國的目的就在於讓所有人都盯著中國海軍,從而忽略中國陸軍的軍事行動。此時,中國陸軍以極快的速度推進。北線的梁華殿兵團正在進攻秋明、袁壽山兵團正在進攻庫爾幹,中線的聶士成兵團已經占領庫斯塔奈,南線的劉盛休兵團正高速行軍,預計三天之後可以向阿克糾賓斯克發動攻擊。說到這裏,不知道大家明白沒有。中國的目的就在於趁所有人都隻看到遠征艦隊的時候,讓他們的陸軍盡一切可能多的占領土地。就跟中國皇帝的說那樣,中國人從來沒有過嫌棄土地多的時候。等所有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再要求他們和談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提出以現有的軍事分界線為領土分界線的要求了。這就是中國人最終的目的。”
“那按閣下的意見,我們應當立刻迫使中俄開始和談?”有議員提出問題。
“首先不是和談,而是要求中國立刻停止所有的軍事行動。”歐格納揮舞著拳頭,堅毅的說道:“我不知道中國人最終的目的地是哪裏,但我相信,如果不能迫使中國人停止軍事行動,他們的軍隊一定不會停止前進的步伐,他們會把所有能占的土地全部占領下來。對於土地,套用一句中國人的話,寧可撐死也決不餓死。”
歐格納說的很對,但也隻是說說而已。讓中國人停止軍事行動,是隻限於陸軍還是海軍或者兩者皆是?單獨停止陸軍的軍事行為,這和英國有什麼關係?隻停止海軍的軍事行動,在沒有滿足中國人的要求前,中國人幹嘛要聽你的?停止海陸軍全部的軍事行為這也等同於停戰呀?可在好處沒撈夠前,換英國也不會幹的。歐格納說了也等於沒說。
英國國會吵吵嚷嚷好幾天,行之有效的辦卻找不出一個。聯合歐洲各國一起來抵製中國遠征或許是一個有效的辦法,必竟中國膽子再大也沒有大也不敢得罪整個歐洲的地步。
中國當然不敢,在得知歐洲各國為遠征艦隊進行集體談判時,中國各駐外公使就開始頻繁遊說,聲稱中國遠征艦隊僅僅隻是一次報複行為,一但中俄和約簽訂,中國艦隊會立刻返航,不在歐洲多待一天。
外交交涉總是緩慢的,而就這麼幾天,中國陸軍攻克了秋明、庫爾幹和阿克糾賓斯克。也因為前期補給損耗過大無力再戰而轉入修整等待補給。中國海軍三波艦隊也在夏威夷完成集結,向美洲駛去。
對於中國的解釋各國自然也不會真的相信,雖然中國政府的國際信譽很好,但外交不就是看誰更不要臉嗎?然而就在各國對待中國遠征艦隊的問題上原則上達成一致後的第五天,德國方麵卻突然改口,聲稱隻要中國艦隊不進入德國領海,德國將不會幹涉中國人的複仇行動,同時德國也不會向中國提供任何幫助。德國的突然退出讓剛剛答成協議的歐洲同盟陷入崩潰的局麵。德國對此的解釋是,德國尊重中國人進行報複的權利。
“德國這是要幹什麼?他們想要報複法國嗎?”任憑貝爾福暴跳如雷。德國對法國當年幹涉德國統一而最終爆發普法戰爭的事,還牢牢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