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鐵路(3 / 3)

“是嗎?朕還在想如何向貴國提出請貴國幫朕建造兩艘戰列艦呢。如此看來是有可能的了。”光緒心情很好。

“我會將陛下的要求報告給國會的。”

三國回去後如何跟各國國內如何商議的光緒不知道,但三天後清美、清德關於清國鐵路修建簽訂了最後的協議。兩國的協議中均有說到:由承建國提供全部的修築資金和技術支持,清國按照修築要求提供足夠的人力,並提前完成土地收購事宜。同時京城至奉天、奉天至旅順,京城至威海至膠州的鐵路必須於1894年7月前完成並通車。鐵路在修建過程中直接使用的材料必須來自清國國內工廠。鐵路由各承建國獨立經營10年,期間清國將不享有經營收益。此期間內如清國政府使用鐵路將支付民用八成的使用費。一但出現戰爭,以清國對外宣戰開始,清國政府將無償使用,鐵路經營方必須完全配合。鐵路經營方在經營一年後所使用的中方雇員不少於80%。同時清國將在京城獨資建立一家中西結合醫院,由美德兩國派醫生任職。

而美德兩國不同的是:準許並僅限美國在清國東北奉天、海城、全州、蓋平、錦州、遼陽、複州等七座城市為修築的鐵路材料開設工廠,並在奉天援建一家火車機車製造廠。清國向德國購買一批槍炮並於德國將援建一條槍彈製造線,並為江南製造局改進火炮生產。

關於礦產開發事宜,隻有口頭協議。由清國成立一家中華礦業公司,其礦產開發事宜另行協議。

協議簽訂的當天,唐紹儀及美德兩國招聘人員就離京前往山西一帶招聘災民。而美國國內當收到清國已經正式簽訂協議後,大量工廠主帶著各自的人員紛紛登上前往清國的輪船。德國開往清國的貨船也紛紛起航。

在光緒的授意下,順風物流貨運公司老板林永祥找到了美國駐天津的領事,正式提出鐵路運輸合作事宜,並提出向即將建立的奉天機車製造廠定購一批火車車皮的事情。而經過江蘇路捐事件之後,天下人都知道這順風物流貨運公司的後台老板是光緒,美國領事立刻答應並將此事通報國內。

而這件事在人為有意的情況下,無意讓德國領事知道此事。

早在清國提出由美國援建機車製造廠之時,巴蘭德就向國內報告此事,並提出德國也應該同樣建一家機車製造廠,並以本國製造精密度的優勢搶下這個項目。對此事德國國內認為不因該給清國提供過多的幫助而壓後。當巴蘭德收到順風物流欲向奉天機車廠所下的定單是十列(而不是十節)火車的采購意向時一麵驚歎光緒大手筆,一麵向國內報告此事。德國一直想要一個遠東海軍基地,而清國的連雲港是你德國自己不要的。因此與德國密議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將在朝鮮仁川或是琉球再給德國找一個港口。由此為前提,德國國內給他的回複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輸出精密製造設備。

沒想到第二天德國公使巴蘭德就向光緒提出德國將在天津同樣援建火車機車製造廠,希望光緒能將機車定單交於德國完成。這在光緒的意料之中,可光緒沒想到的是,德國以自身精密製造的優勢,輸出精密製造設備並為清國培訓一批工人為價,就為了拿下光緒的定單。德國的精密製造技術無論現在還是後世在世界上都是頂尖的技術,這可是光緒自接受光緒的身份就一直眼饞的東西。沒想到意外能得到,雖然肯定是有限度的,但光緒相信中國人的創造能力。隨即就答應了下來:德國會拿到比美國更多的定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