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果你允許。我想讓人隨同唐大人同行可否?”田貝真的是被國內逼急了,中國鐵路早一天開工,國內也少一點壓力。
田貝話才出口,德國公使巴蘭德就接上了:“陛下,我德國也希望能派員隨行。”都讓你美國把人都招完了,那我德國怎麼辦。
“關於這點到是沒問題,你們回去後選定人員,三日後一同前去。”朕讓你德國不急,還有讓你急的時候。
美德兩國公使拿上合同急衝衝的回使館了。英國公使歐格訥還留下來了。他萬萬沒想到是,英國為得到鐵路沿線十英裏礦場開采權以退出清國的鐵路計劃相威脅。可清國不僅沒有妥協,反而傳出讓美德兩國在北方鐵路完成後再向南鋪設,直至完成計劃。而德美兩國為擴大在華的影響力,在各自的國家利益驅使下加快了北方鐵路的步伐。這讓英國國內大為吃驚。清國南方決不能讓德美兩國進入。當國內的命令傳來,等他們草擬好計劃送交清國皇帝後已經太晚了。是的因為清國皇帝跟本沒有看他們的計劃就直接退回來了。清國皇帝要看到如同德美兩國一樣的實地勘探的結果。而這時在清國這方麵的人員已經讓德美兩國分光了。當他回想所發生的事情,當傳來清國欲租借廈門於德國一事後,他突然明白過來。清國的皇帝不過是利用各國的矛盾。
光緒拿起一份合同:“歐格訥公使,這份本來也是欲於貴國簽定的合同。由於我們之間的誤會導致貴國勘探進度的延誤。朕看來,這次是趕不上了。但朕還是決定先將合同文本交於你。我們可以先討論下合同的內容。要知道大清的南方是清國的主要財政來源,也是大清最為富庶之地。南方才是鐵路主要鋪設地。請不要懷疑大清對於鐵路鋪設的決心。”
“陛下,我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隻是要放棄鐵路沿線的礦產開采權,我很難說服我國議會。”
“不,我想你們是搞錯了朕的意思。關於礦產開采權,朕隻是想和你們合作開采。你可以看看合同的內容再說。”光緒將合同交給祁以德,並示意轉交給歐格訥。
“朕可以提前向你提前透露一下,在清國的南方,在朕未來的鐵路規劃中決不是這一根鐵路。朕不僅要建成京城至廣州的南北直通鐵路,朕還要修建京城至上海的南北直通鐵路、上海至湖南至四川的東西直通鐵路。如果條件允許如福建、廣西、雲貴兩省也是要通鐵路的。而這些都隻能有賴貴國大力協助呀。”
“沒有想到陛下的計劃有如此龐大。”歐格訥才接過合同就被光緒的鐵路設想給驚呆了。要知道還在十年前,清國的政府還在不斷的阻撓各國的鐵路建設。歐格訥心中在想是不是應該說服國會改變目前對清國的政策呢?光緒的下一句話直接讓他當機。
“在我大清的南方由其是西南,那裏有無數的礦產。鐵、煤、木材等等。這都須要我們共同去開發。都須要鐵路將它們運出來。不是嗎?”
鐵路、礦產的共同開發,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清國將全麵開放,不須要一槍一炮就能打開了有著龐大國土資源和無數人力資源的國度。那麼大清將會繼印度之後,成為大英帝國王冠上的第二顆明珠。這也意味著他歐格訥會成為最有功績的公使,將來有機會可以做上外交部長甚至首相。
“陛下,您的理想相信會得到大英帝國的全麵支持。”歐格訥難以掩飾他心中激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