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賓客至齊,坐於主席正中的朱大典撩了撩朝服,整了整紗帽,而後緩緩站起身子,朝著四麵宴桌環顧拱手,然後朗聲說道:“昨夜我金華雄師夜襲敵營,大獲全勝,斬得清軍大小頭目數十,殺死殺傷清軍五千!彼現已喪膽,不光是不敢來攻,還退兵數裏以避我兵鋒,此真乃天佑我大明也!如此喜慶大事,原本應漿酒霍肉以待各位,但今金華尚在被圍之時,將士俱在勞苦之中,我輩豈敢奢華?故本督師刪華就素,僅備下常蔬薄酒,隻為一慶。還懇望眾位能於諒涵。”說罷端起放在麵前的酒杯一飲而盡,而後說道,“願我等齊心協力守住金華,本督師先飲為敬!”
聽罷朱大典所說,那坐於朱大典旁邊的總兵董毅隨之站起,這董毅也曾在遼東作戰,原是洪承疇手下的參將,此人生得腰圓膀闊,須髯如戟。那站起的董毅對著正在一旁侍候的親兵喝道:“快去給俺拿個碗來,這酒杯恁地太小,喝著費時費事!”那親兵趕緊換來一個大碗並倒滿酒水。董毅端起酒碗,對著朱大典說道:“俺這第一碗就敬督師大人。督師大人統率我等,保疆護民,功勞最大!”說罷,仰起脖子,將酒一咕噥倒進嘴裏,然後對著一旁的親兵喊道,“再給滿上!”
待倒上酒後,董毅端起酒碗對坐在一邊的林文世敬道,“林大人韜略過人,昨夜破敵,皆賴林大人妙算。俺這一碗,就算俺替滿城軍民敬林大人的!”隨即一飲而盡。
“俺這第三碗酒,”董毅見親兵又給滿上,乃舉起酒碗環敬眾人道,“要想守住金華,還要仰仗各位鼎力相助!那有錢的就出些銀兩,無錢的就出個人力。隻要我等上下一心,我金華就會變成那金城湯池!”說罷又是一口將酒吞下。
一旁的林文世見此,連忙勸道:“董將軍真是海量,還未動箸已是連下三碗。還請將軍吃些菜蔬,慢慢飲來才好。”
“哈哈哈,這菜就免吃了!”說罷,董毅對著朱大典一拱手,“末將還有那軍務要辦,現即告辭督師大人和眾位賓客。”隨即對著仍端坐在宴桌上幾個偏將一努嘴,而後邁著闊步走出了督師府。見此情形,那幾個還沒吃上一口飯菜的偏將趕緊起身,快步追隨而出。
“董總兵真性情中人也!”朱大典對著林文世不由感歎道,“他今晨寅時方率兵回到城中,又巡城查防,凡事均是昧旦晨興,井臼親操,已接連數日不得合眼。此等忠勇之士實為我朝廷棟梁,若有來日,朱某定將上奏朝廷褒賞,使其青紫被體。”
林文世聽得“若有來日”幾字,心下不覺一震。此時的他想著眼下雖是數次擊敗清軍,但對於整個圍城大軍而言,隻不過是小挫而已,金華城仍然處於危急之中。而從朱大典的話語中也可聽出,朱大典對能否守住金華並不樂觀。
“督師大人,下官有一言稟告,但恐有不合時宜之嫌。故下官不知當講不當講?”林文世說此話時是一臉的嚴肅,隻把一雙眼睛看定朱大典。
“林大人忠直才高,所言皆是為著朝廷和百姓,有何講不得?”朱大典感覺事關重大,於是附耳過來說道。
林文世瞥了瞥正在吃喝興頭上的眾人,見眾人並未注意自己和朱大典的談話,停頓了片刻,乃對著朱大典小聲說道:“能否解得金華之圍的關鍵已不在我滿城軍民身上,不知督師大人以為此話對否?”林文世見朱大典沉吟不語,於是接著說道,“要想解圍金華,須得有外來強兵救援。而當今皇上遠在福州,且不論是否冰山難靠,即便派出大軍相援,也不是旬月可至!現數萬清軍圍城,城中雖有數萬軍民,但婦孺老幼卻也不少,這等均是連車平鬥之人,隻會靡費糧草,於守城上並無幫助。要想久守待援,下官以為不如現今就將那老幼婦孺盡數遣出城去,以保我城中糧草充裕。”當然,林文世此話的另一個目的,就是不希望城池被攻破時讓這些百姓無謂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