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3)

此時方國安見阮大铖反倒咄咄逼人,又想著如今清軍正在往紹興殺來,由於士氣全無,自己心下也是膽怯;往台州去吧,清軍亦會追往台州;往福建投靠朱聿鍵,那裏可是鄭芝龍掌著大權,何況前時隆武和魯王監國兩處朝廷為正統之事險些鬧成水火之勢,自己又站在魯王一邊,這寄人籬下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再則那清廷又豈會做那臥榻之側容他人安睡之事?朱聿鍵還能在福州待上幾天也是疑問。思忖到此,方國安露出了笑臉,緩步走至阮大铖的身邊說道:“阮大人何出此言?本帥向來倚仗大人出謀劃策。而今大人所說皆為肺腑之言,放著他人,還不會在本帥麵前說出此話而隻會在後琢磨。阮大人實乃推心置腹之友也!本帥決定就在此地和清軍接洽商議,但有一點切記,我等隻是順天,而非投降。因你有鄒衍談天之才,定能舌卷齊城,這接洽之事還想煩請阮大人親往清軍大營,不知阮大人所作何想?”

“既然國公如此看重阮某,在下敢不遵命?隻不過此事還要早些知會下麵官員和統軍將領,以備禍起蕭牆。”阮大铖想得還算細致。

“哈哈哈!這事阮大人盡管放心!”方國安不無得意地接著道,“本帥手下盡是那心腹之人,隻要本公令下,何人敢不遵從!?何況當下是棄死求活!”

“既是如此,那在下就去選喚幾個心腹,準備表章圖冊之事。這就告辭國公。”說罷,那阮大铖朝著方國安拱了拱手,離開了大帳。

五月三十日,堅守紹興的兵部尚書餘煌見尚在紹興附近的方國安對屢次要他進城據守的書信不理不睬且不派一兵一卒進城,不禁對著在城牆之上準備抵禦清軍的一些義勇仰天長歎道:“臨江數萬軍馬,尚不能和清虜一戰,我又何忍令你等送肉上俎,徒然丟命!”說罷勸諭眾人散去,令手下打開紹興城門,然後就回府中寫下遺書,就至那城中小橋之上投水自盡,百姓不忍,紛紛赴水將其救起。餘煌醒來看著眾百姓流著涕淚說道:“吾心已死,各位父老焉能救活已死之心?吾今日不死,明日還死,明日不死,後日必死,除死方休!還請各位勿再做那徒勞之事。”一旁的百姓想著餘煌忠正愛民,一時紛紛慟哭,環跪於餘煌身旁叩頭不止。

六月初二,圖賴率著努山和曹存性及李成棟等一班將領和大軍來到了紹興城下,見城門大開,一些士紳和百姓已在城門道邊跪迎,於是傳令下去,令手下不得濫殺百姓,不得掠搶。若有違令不遵者,一律斬首示眾。

待來到城中一橋之前,聞得前軍鼓噪,那圖賴要知端倪,於是率著一班將領上得前去。隻見水旁道邊跪滿了士民百姓,那人等個個縞服白衣,直至那滿地遍白。那水中有一人身著明朝官服,尚在撲騰,可岸邊之人隻哭不救。見此情形,圖賴不覺大感詫異,乃令手下將一哭拜的老者喊至馬前問話,那老者已哽咽幾不能語,良久方斷續道來是餘煌在投水自盡。

“緣何你等眾人還不快快將他救起?”圖賴大惑不解地急問道。

“餘大人非要死國!前日即投水被救,救起後告誡我等不要再是徒勞。我滿城百姓俱感其活命之恩,知餘大人今日再次赴水,故來縞衣相送也。”那老者說罷此話,已是涕流滿麵,幾乎昏厥,“正是餘大人令打開城門,遣散守軍鄉勇,救下我紹興一城百姓性命。我滿城百姓計議,身後將為餘大人立祠記懷,還望大帥允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