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愛情心理學(3)(1 / 3)

我認為,這一存在於文明人愛情生活中的難題,和心理性陽痿具有差不多的原因。意思是,它也同樣受下麵兩個因素的影響,雖然這種說法有失文雅,甚至有點自相矛盾,但事實就是這樣的:兒童期強烈亂倫固定作用和青春期向外發展的受挫(尋找外部對象)導致了現代人愛情的困境。

一個人要想真正無所顧忌地愛他麵前的女人,那隻有當他戰勝對女人的尊敬,不會受到來自和母親或姊妹亂倫的罪惡和羞恥感抑製時才能達到。可實際上,大多數男人的內心深處都認為性行為是非常可恥和下流的,一想到這樣的事,他就會渾身緊張並迅速約束自己的性欲望,我們知道這種想法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但是這種想法是如何產生的呢?原來,這種阻力和青春期的經曆有密切的關係,當時他已經達到了性衝動的高峰,但是他不能亂倫,又不能在外部找到滿足的性對象來進行發泄,這是主要原因。

同樣,在現代社會裏,女人也會受到“教養”的束縛而造成了性冷淡,並且因為男人們對她們的特殊態度而更加嚴重。一個男人在初戀時也許把她看得如仙女下凡,在她麵前不能表現出一點兒男子漢的氣概,但是一旦擁有了她,這種高估就會消失;這種“過高”或“過低”看待都使女人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女人雖然不會高估男人,因此也不會將男人降格,但由於長期以來,她們一直被迫避開性愛,她們的感性欲望無法在現實中滿足,隻能通過幻想來實現,這就導致另一種嚴重後果,即長時間的色情活動僅僅通過意念來呈現,她們早已在精神上變成了性無能,當麵對真正的性活動時,她們就成了性冷淡。

與之同理,很多結過婚的女人很久還沒有將這種合法的關係正常看待,而另外一些女人則表現出性行為的冷淡。可是,如果將犯禁或秘密的成分混進這種性關係中,那麼她的性興奮程度就會迅速升高,如同夏娃摘取了禁果一樣,這種快感是從她丈夫那裏得不到的,隻有偷情才能滿足。

我認為,和男人需要將性對象降格一樣,女人的愛情生活需要禁忌的現象也是在社會倫理律令形成之後,性成熟和性滿足之間相互作用造成的。因為,它也是用來克服情欲不能完美結合而形成的心理“性無能”的。可是,由於男人和女人的差別,同樣的原因卻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呈現出兩性在性行為上的差異。在現代社會中,一般女性不會輕易逾越性活動的抑製,而是進行漫長的等待,於是,禁忌自然而然就和性愛合為一體。可是男人在這段時期,大部分都降低自己性對象的選擇標準,從而衝破這種禁忌,由此,在之後的愛情生活中也是如此。

如今,關於性生活觀念有待改革的訴求日益強烈,由此,我想說,和其他科學研究一樣,精神分析通過患者病症去探索病源時也是公正無私的,所有的理論都是由事實推斷出來的,而不會把假設強加於之上。如果發現的事實有助於社會狀況的改變,這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如果進行改革的做法推廣之後,由此造成矯枉過正或者犧牲更大的代價,這卻不在我們預測的能力範圍之內。

三、性本能和社會文化之關係

正如上麵所說,男人對性對象的降格,是由於文化教育對愛情生活的限製,對這個問題我們先放一下,現在我們分析一下一些與性本能有關的現象。因為少年時不能享受到性愛的感覺,就產生了一種惡果:結婚後的性欲本可以得到完全發泄,但卻得不到完全的性滿足。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將之反轉過來,開始就讓情欲得到滿足,會如何呢?

在我看來,這樣的話情況會更糟。因為如果情欲能非常容易就得到滿足,那麼它就不再具有吸引力,這就意味著,如果想保持原欲的高度興奮,就需要一些阻礙因素,這點我們很容易理解。曆史進展也說明,要想享受到真正的愛情,在阻礙人們獲得滿足的自然力消滅時,就需要設法設置一些人為的或習俗的禁忌。這種情況對個人和群體都是相同的。

例如,當一個古老文明的禁忌突然解除時,性欲可以非常容易地得到滿足,這時,愛情就不再那麼神聖,人生就不再有意義;於是,為了拯救愛情的價值,人們便需要再次發生反作用,建立起新的禁忌。由此,在基督教文明中,禁欲的傾向極大地提高了愛情的精神價值,古代的異教徒通過苦行僧的生活,終生和原欲的誘惑進行鬥爭,永遠不能得到滿足,在這之中,愛情獲得了它的地位和價值。

我們或許會說,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人們的機體本能中,隨著挫折的增加,本能欲望亦相應高漲。如果有人做個試驗,即所有的人都處於饑餓狀態,那麼他們的差異就會消失,因為,進食的需要超過了一切,所有人都受到這種本能的驅使。但是,如果進行一個相反的實驗,讓他們所有的本能都得到滿足,精神會貶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