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愛情心理學(1)(2 / 3)

上麵說到的都是這種類型的男人喜歡什麼樣條件的愛戀對象。下麵我們也分兩種情況來分析一下,他們對自己戀人的情況是怎樣的。

一、一般來說,正常人都敬重那些貞潔賢淑的女性,而鄙視放蕩風塵、性生活不檢點的女人,可是這類人卻有著和常人相反的愛情觀,他們往往喜歡淫蕩花心的女人,越是招搖輕佻,越讓他們癡迷瘋狂。他們對這種女人往往沒有抵抗力,沉醉在溫柔鄉裏不能自已,隻有這樣的女人才能令他心動。愛上之後,又同時要求對方對自己一心一意。由此,這種愛情必定要經受一段曲折的曆程。眾所周知,所有的熱戀行為都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強迫行為,對這類男人來說,這種強迫欲望更加激烈。他們無法阻止自己愛上這種無力抵抗的女人,這種強迫衝動沒有辦法可以控製。在某一次的戀情上,他是專一、熱烈的,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們的一生並不會隻有一次這樣的熱戀,而是隨著遷居、換工作等個人生活條件的變化,不斷更換情婦。這樣的經驗貫穿他整個人生,每一次都幾乎和上一次一樣熱烈,最後,他們這種經驗就會累積得越來越多。

二、在這類人的性格中,那種希望成為他愛戀對象,並拯救對方的欲望最令我們驚奇。在他的思想裏,堅定地認為對方十分需要他,倘若沒有他的助力,對方肯定會走上岔路,生活淒涼。所以,他認為隻有自己才是她的保護人,隻有通過管住她、不讓她離開的方式來保護。我們認為,如果一個女人散漫放蕩、言而無信,或者生活拮據、無所依靠,這種保護欲是有意義的、可行的;但他會對任何他喜歡的對象都有強烈的保護欲,即使對方生活一切安好。這種例子我在現實生活中就曾經遇到過,一個男人總是對女人用盡心機、極盡討好之能事,而當他一旦得到這個女人,他就采取一切手段,讓對方對自己專一忠誠。

我們總結一下這類人的各種特點:他們總是喜歡已有歸屬的女子,並且必須輕浮風騷,他愛的就是這種感覺;他每天都懷著強烈的嫉妒心,這種心理刻骨銘心;每次熱戀都信誓旦旦,但總是移情別戀;他總是特別地想保護他的愛戀對象,而不管是否需要,等等。我們若從這麼多的表現裏找到最根本的根源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要是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來透析這類人的性生活時,這就有可能並且可以得到一個較為令人滿意的答案。

和正常人的愛情大體相似,這類人不論在選擇對象的標準設定上,還是在戀愛的進行方式上,其根源都非大相徑庭,都是幼兒時代對母親眷戀之情的固定,他們隻不過是固定表現的多種形式中的一種而已。常人選擇對象也依然存有“母體原型”——年輕人對成熟女性的愛戀的痕跡,但他們的原欲從母親身上脫離還是沒那麼困難的。可是這類人,由於他們的原欲傾注在母親身上時間過長,所以,雖然已經過了青春期,但他們在對象選擇時依然受到母親特征的深刻影響,他選擇的對象使我們相信這個對象乃是他母親的代替。打個比方說,順利生產的嬰兒,頭部大都是圓的;但若不幸,母親難產,持續時間較長,生出來的嬰兒頭部很可能就像是母親的骨盆塑造成的。

自戀母親的情感導致了這類人的對象選擇和愛戀方式,為了加強這個論述,我們還需要尋找一些別的充足的證據。第一個條件“所愛的女人必須屬於別的男人”或“不能缺少被傷害的第三者”,這點最容易論證。我們由此可以想象,在一個家庭中,一個男孩認為,母親之所以能成為母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母親是屬於父親的。這類人在戀愛中認為他愛的人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是無可取代的,這種戀愛觀和小男孩的觀念有著深深的相似,即在小男孩看來,一個人隻能有一個媽媽,和媽媽親近是他最喜歡的,並且也是無可取代的。

如果他選擇的愛戀對象就是母親的替身,可要這樣的話就出現一個新的矛盾,即他每次瘋狂地熱戀一個女孩,信誓旦旦、忠貞不貳,但實際情況是,他一生中不會就隻愛戀一次,而是在不斷地愛戀,不斷地更換對象,這是一個矛盾。通過精神分析,我們發現確實存在的一個規律:對某種獨特的、不可替代的東西,人的潛意識會表現出一種永不停止的追尋活動,因為替身終究是假的,它不能永遠滿足他對真身的需要。這和小孩在達到一定年齡會變得非常好奇,喜歡問問題一樣,他們其實隻是想知道他們最關心的那個問題的答案,可是總是說不出來。同理,精神病人也有這樣的症狀,他們每天絮絮叨叨說個不停,那是因為想把心裏承載的秘密全部傾訴出來,可又總是不肯輕易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