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員偏將齊聲喝道:“得令!”
聲音叫畢,五員偏將一起衝出,每個人的手中都拿著不同的兵器。五匹快馬,五種兵器,五員戰將,一起衝向了兩軍中央。
“不好,西夏軍準備用人海戰術了!”關勝看到對麵奔馳而來的五員戰將,便大叫道。
關勝的話音剛落,便策馬而出,同時朝身邊三個人喊道:“兄弟們,一起殺出去,一對一的打!”
秦明、呼延灼、董平三人一起衝出,緊隨在關勝之後,迅速變衝到了林衝的身邊,五員虎將一字擺開,迎接著奔馳而來的五員西夏戰將。
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董平為梁山軍馬軍五虎將,此時一字擺開,手中五種兵器,加上他們的氣勢,顯得威風凜凜。
不一會兒,五員西夏戰將便和五虎將對戰在了一起,一個回合過後,十個人各自分開,卻誰也沒有能夠奈何的了誰!
“林教頭,你剛才已經斬殺了一員敵將,我看你就暫且回陣,空出來一個人交給我來殺吧!”秦明舞者狼牙棒,大聲喊道。
林衝道:“那怎麼可以?剛才那個隻是個無名小將,所以我才一矛便刺死了他,這次來的可不比上次的那個人,他們要比原先那個高強許多。我們是五兄弟,對方也正好是五個人,我們兄弟一個人一個,將他們殺了,也好打壓一下西夏軍的囂張氣焰!”
呼延灼捋了捋胸前花白的胡須,說道:“林教頭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一個人,誰也不能獨吞!”
董平中揮著雙槍,哈哈笑道:“許久沒有碰上這樣的情況了,今天我要殺個痛快!”
關勝一掄手中的大刀,將刀鋒垂地,右手提著刀柄,大聲說道:“少廢話,先殺了這五人再說!”
話音落下,五人便同時喝道:“殺!”
白色的雪地上,兩軍陣前,十名戰將相向而出,一經交彙,便混戰在了一起,隻聽見空蕩的原野上出現了乒乒乓乓的兵器碰撞的聲音。
三個回合過後,關勝一刀劈死了一員西夏戰將,撥馬回陣,麵帶春風。
緊接著,林衝、秦明分別殺死了與他們交戰的西夏戰將,也回了本陣。
又過一會兒,董平、呼延灼也殺敵立功,各自回陣。
五虎將又一字排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意。
“宋軍威武!宋軍威武!宋軍威武!”
五虎將背後,所有的騎兵都大聲叫了起來,喊聲震天,聲音回旋在兩山之中。
西夏軍中,野利野先早已經恨的吹胡子瞪眼了,他看到了察哥看他的異樣目光,似乎夾雜著一絲不屑。他右手握著一杆大鋼戟,左手提著一口彎刀,在左腿馬項處拴著一張大弓,右腿處掛著一個箭囊,臉上變得很是猙獰,突然仰天大吼一聲,策馬奔出,並且大聲叫道:“可惡的宋人!你們五個人一起上來!”
聽到野利野先的叫喊聲,梁山軍裏的馬軍五虎將都麵麵相覷。
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董平,哪一個不是武藝高強、騎術精湛的好漢?
野利野先揚言讓這五個人一起上來,未免也太過自大。
隻是,自大不自大誰也不知道,因為所有的人都對西夏軍的將領不太了解,武藝怎麼樣,自然不足以評論。
“這廝太過狂妄,幾位哥哥在此稍歇,我先去會會他!”雙槍將董平綽著一雙長槍,雙腿用力一夾馬肚,便飛馳而出。
“賊將莫要狂妄,董平來也!”
野利野先一手長戟,一手彎刀,頭上戴著倒掛羊角的頭盔,身上披著一件黑色連環鎧,座下騎著一匹高頭大馬。他見到董平雙手也各持一件兵器,嘴角上露出了一絲淡淡地笑容,自言自語地說道:“來的正好,我正好拿你祭旗,替我死去的部下報仇,也一解我心頭之恨。”
冷兵器時代,在戰場上,個人的武藝高低,確實不能忽視。武藝高者,一人可連殺百人而不曾受傷,武功弱者,剛衝上去就會被對方殺死。但凡練習武藝者,所選兵器也需要趁手,不然的話,會妨礙自己武藝的精進。可是多數人學習一樣兵器都很難精通,更別說雙手各持一樣兵器了。雙手持兵器的練習方式十分的艱苦和難練,因為左右手所出的招式不同,未免有點左右開弓的意思。
這就好比一手畫圓,一手畫方一樣,而且還要同時進行,如果沒有那些的能力,無論如何也練就不了兩般兵器的。最為經典的是金先生的筆下的周伯通,左右互搏術也並非是無稽之談。
董平和野利野先都是手握兩種兵器,不過董平雙手所握著的是長短都一樣的兩條長槍,而且所攻擊的套路也基本相同,左手槍隻是為了彌補右手槍的攻勢不足而已。可野利野先卻不同,他一手是長兵器,一手是短兵器,這長短互相配合,所攻擊的套路各不相同,也互不妨礙,所以,野利野先在練習武術的難度上要高出董平一籌。
兩馬相交,四種兵器交織在一起,董平使出了自己平生的所學,雙槍抖動,寒光閃閃,那長槍猶如兩條長蛇一般靈活,一直圍著野利野先身側遊走。
野利野先長戟攻出,彎刀格擋,將董平來勢甚猛的幾招攻勢一一化解。
“哼!我倒你有多大本事,原來也隻有如此本領!”野利野先和董平轉圈般的廝打,即使二將分開,卻也不離對方兩米,始終騎在馬上,顫抖在一起。
“這廝好生厲害,我平生所學已經盡皆使出,先前三招是我槍法中最為猛烈的三連刺,一般人能夠接住第二刺的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沒有想到這廝居然能連續接我三次三連刺!”董平一邊戰著野利野先,一邊心中緩緩地想道。
席葦平城下,林衝看到董平和野利野先大戰,眉頭緊皺,對關勝說道:“董平與那廝戰了也有十招了,那廝居然隻守不攻,而董平也奈何不了他,連續三次的三連刺,均被那廝巧妙化解,看來那廝武功遠在董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