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蹲在自己的書架邊上,整理最近看完的書。
《戀愛XX學》書上說:戀愛是一種有步驟,需要循序漸進的事。
《XX好男人是怎麼調教出來的》這本書講了禦夫之術,應該是媽媽找到合適的對象後下一步應該研究的書,我放在一邊的書架上。
《釣到XX老公》這是同班同學強烈推薦的言情小說,故事情節有些偏離事實,大概是講:好的男人會包容你的一切,包括不洗襪子……
《霸氣總裁的XX情人》言情係列之二:這本書的女主設定跟我那暴脾氣的媽太不合了,直接淘汰。
……
當看書是有目標的時候,我們會極快地從一大堆書裏找出可以借用的內容進行參考,而不是通篇累牘,浪費時間。
畢竟學業為重,如果被媽發現我研究這些東西耽誤了學習,就有可能功虧一簣。
小花園裏,我找到盟友——蘇姨。
“蘇姨,蘇姨,我發現自己的社交圈太窄了,應該如何擴大呢?”
麵對我提出的問題,蘇姨愣了半晌才摸摸我的小腦袋問道,“小寶貝,怎麼會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呢?”
“你上次說,媽媽是因為缺男人,所以才會有些‘與眾不同’?”
我找不到合適的詞形容媽的高冷和暴脾氣混合型狀態。
“恩。”蘇姨的聲音有點怪,我沒注意,隻是努力地想拉她做盟友。
“所以,我想幫媽媽找男人,我覺得這件事對我們都是有好處的,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蘇姨眨巴著眼睛看著我,不知為何眼中竟帶著些許水光,隻見她有些顫抖地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後就一陣咳嗽,咳得雙頰發紅,在我幫她拍背順氣後才勉強停下,臉上竟多出了淚痕。
“蘇姨,你怎麼了?”對於她今天的反常,我在書上並沒有找到相關解釋。
“那麼,我們就是同謀,不,同盟了?”麵對蘇姨的正式,我有種找回自信的感覺,嚴肅地點頭道,“是的,結成同盟。”
謀跟盟同聲母,不同韻母,也難怪蘇姨會說錯,但是這背後的意思有詞性上的區別。
求大同存小異,這是在人際交往中媽媽曾經說過的話,我想應該用在這裏。
“那麼蘇姨,我們第一步應該擴大交際圈,尋找合適的目標。”
蘇姨表示,這件事她還需要從長計議。
我不知道的是:媽媽盡量地將我的生活變得簡單,是為了保證我童年心智的健康成長,這將在未來的人生中成為一種稱之為“本”的力量,將可能偏離軌道,危害他人的我拉回正道。
而我需要拓展的人脈,卻有可能隨時隨地打破這個計劃。
為此,隔天下午,工作狂的媽媽還跟蘇姨開了一個長達十五分鍾的討論會,與會人員還有兩個教育界的權威人士。
一陣涼意,我抬起頭望向窗外的大榕樹,攏了攏短外套,繼續翻看手裏的英語讀物。
但是幾分鍾後,我又被迫抬起頭,望向窗外,有一個人正在樓下彈吉他?
自以為很帥的長劉海快要遮到他的眼睛了,嘴裏哼哼唧唧地唱著不知名的歌曲,逗得一群小女生驚叫連連。
照書上說的,這是一種青春期會有的表現。
就像雄性孔雀為了吸引雌性會展開漂亮的尾巴展示自己的力量,而雌性則會以此作為擇偶的主要標準。
或許這也是那個少年留長發的原因:看起來像孔雀的長毛,隻是色澤不夠豐富。
“我的天哪,單清語,樓下那個不是孫大大麼?”
“誰啊?”我對著名字我有點熟悉,經過旁邊同學的提醒,才想起是半年前的“父親”後備人選。
但是畫風怎麼變得這麼大?
幹淨利落的板寸變成了流浪歌手,精狀有力的四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纖細,也不能怪我一時沒認出來。
“他,不是轉學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