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女孩要具備應有的待人禮儀(1)(3 / 3)

你應該學會與人為善,有選擇的友善待人,生活雖然不會如你想象的那般美好,但友善往往能讓你克服一切溝通中的難題。

4.批評不能過於直接

一般情況下,無論是誰都不喜歡挨批評,因為這會讓他們的自尊心不好受,感覺沒麵子。而現在的你,也沒有能批評人的資本,因此,你如果對別人不滿意時,一定要學會委婉表示出你的“批評”。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某屬下向林肯總統打聽敵人的兵力數量,林肯不假思索便答:“一百二十萬至一百六十萬之間。”下屬又問其依據何在,林肯說:“敵人多於我們三四倍。我軍四十萬,敵人不就是一百二十萬至一百六十萬嗎?”為了對軍官誇大敵情、開脫責任提出批評,林肯巧妙地開了個玩笑,借調侃之語嘲笑了謊報軍情的軍官。這種批評顯然比直言不諱的指斥要好多了。

其實,許多時候批評的效果往往並不在於言語的尖刻而在於形式的巧妙,正如一片藥加上一層糖衣,不但可以減輕吃藥者的痛苦,而且使人很願意接受。批評也一樣,如果我們能在必要的時候給其加上一層“外衣”,也同樣可以達到“甜口良藥也治病”的目的。

不是嗎?父母在責備你時不就常常采取這種原則嘛。

毋庸置疑,任何父母對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在很早便已替孩子的未來描好自己心裏所想的輪廓。實際上,這往往變成父母的一廂情願,孩子完全無意照他們的想法行事。每當麵臨這種情況時,大多數的父母常忍不住如此責怪小孩:

“你為什麼不聽我的話?”

“你現在不聽話,將將來沒出息可別怨我!”

這些話能不能算是責備呢?誠如以上所強調,所謂責備乃是為了改變現況,使將來變得更好。若以這個觀點來看上麵兩句話,顯然隻是生氣的語言罷了。事實上,責備若單純地隻是一種生氣的行為,人們就不需為它大傷腦筋了。在責備他人時,我們至少得考慮到三件事:

1.如何使對方能率直接受?

2.如何讓對方激起更高的意願?

3.怎樣才不致傷及對方的自尊?

在責備他人之前若能先考慮到上述幾項,便不致使用過於嚴厲的話語,像翻舊賬般地施予對方無情的抨擊。

悄悄話:

如果你實在對別人有意見時,當然可以表達你的不滿,對其進行批評。但這種批評千萬不能過於直接,要學會“曲徑通幽”。

5.敢於拒絕,勇於說“不”

如果你受人之托,為別人幫忙時發覺自己實在幫不到時,千萬不能勉強答應,否則不僅不能助人,還可能好心辦壞事。

事實上,那些顧麵子不敢說不的人其實是自己意誌不堅。這些意誌不堅的人,通常認為斷然拒絕對方的請求未免顯得太過無情,而若是在答應後方覺不妥,且又力不從心難以履行諾言時,再改變心意拒絕對方,顯然已經太遲。因為,等無法做到允諾的事情,再提出拒絕,給人的印象更糟。甚至需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去彌補缺失或兌現承諾。如果這件事隻限於個人的煩惱,還稱得上不幸中的大幸,若因此事而與要求幫忙的對方,發生不愉快的情形,甚至產生怨恨、敵視,演變成雙方人際關係上的對立與衝突,豈不更得不償失?

生活中對於別人拜托於你而你又無能為力的事,究竟該如何麵對呢?簡單地說,隻要有點勇氣和智慧,不顧忌臉麵該說“不”時就說不,你就能夠輕鬆過關了。

固然,一開始即斬釘截鐵地說“不”,委實不妥,然而不要因此而放棄表示拒絕的權利。即使這樣做會破壞他人對自己的期望或好感也應在所不惜,何必勉強自己成為偶像型的人物呢?

人要想活得輕鬆,最好不去背無謂的“人情包袱”,不要因為拒絕了別人而有愧於心,不要為說自己對別人的請求無能為力而感到丟臉,不要因為掃了別人的麵子而難為情,不要違背自己的心意去硬充大頭,不要怕扮黑臉。

啟功先生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大學教授,又是前清皇室的親戚,是一位炙手可熱的大名人。因此,登門造訪的人總是接連不斷,簡直踏破了門檻。

直言不諱地說,到先生家的人雖多,但純為探訪而不有求於先生者可謂稀如星鳳。求的內容,大致有二:一是舉辦某某活動,欲請先生光臨、捧場;二是求先生揮毫寫字,用先生自己的話說則是,“將白的寫成黑的。”其實這都順理成章,先生名頭太大,在活動中一露臉,立即大群記者一擁而上,電視轉播,報紙載文,舉辦者臉上添光,知名度鵲起,有極高的社會效益;而字,一則具有高度藝術價值,掛於客廳中可臨摹,可欣賞,可炫耀,二則雖人人都不會公開承認,但私下裏一致認同,可賣大價錢,是為可居的奇貨,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試想,如果對這些人一一照顧,個個給麵子,老先生豈不是要累死?那些人個個是厚黑高手,全有一套死纏硬泡、蹬鼻子上臉的功夫,委婉的拒絕是不頂用的。因此,老先生有時對他們毫不客氣,幹脆“黑”起臉來,該說不時毫不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