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根本不可能無話不談。每個人都擁有太多的‘麵具’,隻有獨自一人時,所有的麵具才會卸下。”
“我跟那幾個所謂的知心朋友並不是無所不談,總是對一些要緊的事有所保留。因為我怕他不能保密,或將來有一天我們的關係破裂時,他會出賣我。”
從上麵這些同學對問題的回答中,你一定會產生共鳴:渴望友情。然而要想得到真正的友情,你就應該做到用寬容和理解的心態,主動增加相互間的交往和接觸,堅決不要封閉自己的情感。
悄悄話:
同窗之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最值得珍惜的情誼之一。所以你一定要學會與同學互幫互助、友好相處。
4.坦誠以待,是交往的基本要求
坦誠是人類最高貴的美德之一,也是人際交往最有效的法則之一。坦誠的與人交往,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先看看下麵這個人的經曆:
一位朋友要開生日晚會,托我幫她買一個西瓜。那天中午,我路經西瓜市場,隨便地在第一檔西瓜攤前看看。一個小女孩對我說:“阿姨,如果你要買西瓜的話就等一等,我爸爸回家吃飯,很快就回來了。”我本不會挑西瓜,這會兒也隻好裝模作樣地拍拍這個敲敲那個。我問:“你們的西瓜夠甜嗎?”話剛出口便覺得這樣問純屬多餘,世上哪有賣花的不讚花香呢?誰知,小女孩居然這樣回答:“我剛才吃了一塊,不夠甜。”那一刻我非常意外,這是我頭一回聽到賣西瓜的說自己的瓜不夠甜啊!我真佩服這女孩的誠實。我好想買她的西瓜,但又擔心朋友怪我不會挑,隻好遺憾地離開。
我到了另一個西瓜攤,西瓜堆裏豎著一個木牌子,上麵寫著:嘩!全城最靚!包紅包甜!我擠進人群裏打算挑選。忽然背後傳來了惡狠狠的罵聲:“蠢貨,誰叫你說不夠甜!誰叫你說不夠甜……”我好奇地轉過身,發現一個中年男人正用秤杆橫掃著那個賣西瓜的女孩的腿。我悄悄地問附近一位賣荔枝的婆婆:“那個男人怎麼打那個女孩?”阿婆說:“做父親的嫌女兒不懂做生意嘛!說起來那女孩也真該打,好不容易等到有人來看西瓜,她又對人家說自己的西瓜不夠甜,白白嚇跑了幾個客人。”我聽罷幾乎傻了眼——難道說真話也有罪嗎?
我忽然想到,假如那小女孩剛才騙我說那西瓜很甜,我一定會買的,可為什麼她說了真話我反而不買呢?這不明擺著是“獎假罰真”嗎?我開始覺得內疚和心痛了。
不知被一種什麼力量驅使著,我以最快速度跑到那小女孩跟前:“小朋友,我買你的西瓜!”我選了個最大的放在秤盤上。那男人過秤之後伸手向我要錢:“六元二角。”我故意不給他,示威似的把七元錢遞到小女孩手裏說:“剩餘的八角錢就當阿姨獎給你。”老實說,我為那個小女孩才買這個西瓜,說確切點是為了獎勵她那一句真話。
看了上麵這個事例後,你應該能認識到坦誠的彌足珍貴了吧!它絕對是你在與同學相處時,所必須遵守的首要原則。
所謂坦誠相待,就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是批評者的態度,而接受批評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怎樣對待別人的批評,又如何批評別人,這個道理你肯定懂,但關鍵是你一定要做得到。
如班上的部分同學對某某老師有意見,上課時與老師有些“頂牛”。據說是因為老師對某件事處理不公,偏袒了幾位學習好的同學造成的。作為課代表、班幹部,出於對老師的關心,你能及時地把這些情況反饋給老師嗎?你能毫無保留地與老師交換意見嗎?如果話到嘴邊留半句,似是而非,老師不能了解實情,那麼就難以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途徑和方法,因而也就達不到提意見的目的,反而會使老師產生錯覺,覺得你是非不分,而錯怪了你。
此外,坦誠也要注意分寸的把握。也就是說你的坦誠不能毫無保留,不能太絕對。雙方都把話擺到桌麵上來,意見不統一也不要緊,最重要的是你不能固執己見,要謙虛謹慎;不要強加於人,要客觀表示自己的態度。具體講,可以這樣說:“老師,這個問題我認為怎麼樣……”而不要說:“老師,你肯定錯了,我的意見是絕對正確的!”對於教學中某些有爭議的但學術界至今還沒有定論的提法或問題,闡明自己的觀點就是最坦誠的做法。
悄悄話:
人是要保持自己真正的麵目,而坦誠就是對自我最真實的心靈綻放。你應當避免虛偽與欺騙,用你的坦誠去與人交往。這樣你才能坦然無愧地屹立於這人世間。
5.善於傾聽,從內心接受對方
傾聽是一種最美的語言,耐心聽取他人的說話,不僅有助於你發自內心地去了解對方,也會讓對方打心眼裏喜歡你。
克雷格走到哪兒,就會給哪兒帶來生氣與活力。當你講話時,他會全神貫注地傾聽,讓你感覺自他聽你說話的那一刻起,你的身份就比以前更加重要了。人們都喜歡他。
一個陽光燦爛的秋日,一個朋友和克雷格坐在自習室的老地方。朋友向窗外望去,注意到我的一位教授正在穿過停車場。
“我可不想碰到他。”朋友說。
“為什麼?”克雷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