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影響2015消費?
封麵文章
作者:李靖
信息碎片化、媒介過度化、公知滿天飛的2015年,最有效的營銷策略是——找到那些走在消費前沿、又深刻影響周圍消費的群體。
多數消費者有過這樣的經曆:打算購買一個自己不太熟悉的商品時,往往會谘詢自己心目中懂行朋友的意見。
我們會發現,盡管各類商品與服務的廣告無處不在,但是,消費者卻並不完全領情,他們在實際消費時還是會參考別人的意見,消費者都會很重視了解這個品牌(或產品)的朋友的評價。
另一方麵,在每個不同的圈子裏,也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斷嚐試各種新商品和服務,走在消費的前沿,也孜孜不倦地向周圍輸出著他們的見解、評價。這些人,事實上已經成為影響消費的巨大力量。
信息碎片化、媒介過度化、公知滿天飛的環境下,最有效的營銷策略是——找到那些走在消費前沿、又深刻地影響周圍消費的群體,與他們深度溝通、建立相互認同的強關係,讓他們“為我們說話”。
他們是誰?如何與他們溝通?
國家廣告研究院經過兩年多的跟蹤研究,提出了“精眾現象”,並兩度發布了《中國精眾營銷發展報告》。何為精眾?“精眾是擁有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追求並引領高品質生活,具有活躍的、共同的消費符號的人群聚合,具備‘精選’、‘精英’、‘精致’、‘精明’的特點。”
與大眾不同的是,精眾是消費潮流的引領者,而非追隨者,是品牌的創造者,而非附和者。精眾依據品牌傳遞的“信任感”來驅動其消費行為。而精眾,又深刻地影響著大眾、建構著大眾的時尚。他們,就是我們需要找到的最有價值的一群人。
《報告》顯示,截止到2013年底,精眾人群已占據中國城市人口的11.9%,約8700萬,卻貢獻著大多數行業超過40%的市場規模,影響著更大的市場消費。精眾分布在大眾身邊,卻以相同的消費符號在特別的空間聚合。
在精眾聚合的十大場所中,品牌店、健身會所和咖啡廳排名前三,作為一個符號,54.9%精眾人群擁有健身會所的會員身份,這使得以健身會所為空間節點、對精眾人群進行一點攔截成為可能。
大眾傳播與精眾傳播的疊加效應
我們從2007年開始,專注於建設遍布全國35個重點消費城市中高檔健身會所的媒體網絡,並以此為依托開展精眾營銷的實踐。七年多的精眾營銷實踐,我們發現了精眾營銷的幾個重要規律:對精眾的傳播需要一個浸潤式的漸進過程;傳播的內容需要與環境的消費形態高度契合;覆蓋率必須達到臨界值才能有比較好的綜合傳播效果等。
七年來,我們在與路虎、奧迪、沃爾沃、寶馬、豐田、聯想、蒙牛、三星等知名品牌開展精眾營銷合作的過程中發現:品牌在大眾傳播的同時開展精眾傳播,會產生巨大的疊加效應,能有效提升綜合傳播效果40%以上。
今天的營銷,已進入一個“精確製導”的精眾營銷時代,誰影響了精眾,誰就贏得市場。
責任編輯:周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