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歧路上的舞步(2 / 2)

閃擊波蘭後的華沙閱兵 1939年9月,德軍用裝甲閃擊戰迅速擊垮了波蘭。10月5日,希特勒到達波蘭首都華沙,視察並檢閱了納粹部隊舉行的凱旋閱兵式。閱兵的地點選在了布拉克沃諾斯,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個地名意為“自由廣場”。此時的華沙多半城區已是廢墟,為體現閱兵的視覺效果,受閱部隊沿著華沙市內位於上流社會區及受破壞程度最小的阿勒加烏加德斯卡行進。希特勒在入侵波蘭總指揮瓦爾特·馮·布勞希奇的陪同下檢閱了部隊。德軍在波蘭的進攻勢如破竹,士氣空前高漲。戰勝的德軍士兵隨著《近衛軍進行曲》踢著正步前進,隨後是長得見不到頭的坦克和裝甲車。此時的希特勒誌得意滿,他已完全聽不進布勞希奇對波蘭戰役中仍有很多失誤需要總結的建議,陶醉在士兵有力的正步聲中,忘我在坦克和裝甲車的轟鳴聲中……他的軍隊將和他一起在這條歧路上越走越遠。

占領法國後的巴黎閱兵 1940年6月14日,德軍進入法國首都巴黎,法國政府旋即垮台。6月21日,法國維希政府宣布投降,德國取得了二戰以來最輝煌的勝利。此時的德國上下徹底被希特勒的閃擊戰所折服。

7月9日,在德國首都柏林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勝利大閱兵。德國上下都為希特勒喝彩,他閃電征服法國的功績讓他的將軍們神往不已,同稱帝後的拿破侖一樣,沒有人敢和他唱反調。希特勒也自認為是史上最偉大的戰時領袖,與拿破侖不分軒輊,用無比自信的語言發表演說:“德國在我們腳下,德國為我們驕傲,德國讓我們勇往直前!”

在占領地巴黎的市中心廣場,德軍幾乎每天都在組織閱兵,長長的閱兵隊伍一次又一次穿過凱旋門,行進在香榭麗舍大街上,德軍士兵的一聲聲正步就像一陣陣有力的拳頭敲擊著法國人的心,同時激發了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鬥誌。此時的閱兵,早已不是其本來麵目,而是德國納粹對他國文明的無情踐踏與侮辱。再美麗的舞步也需要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一旦步入歧途,必將失敗。

落魄終結——戰敗德軍以戰俘“閱兵”謝幕

正義終將戰勝邪惡。1944年,蘇聯的衛國戰爭通過白俄羅斯戰役取得了關鍵性勝利,蘇聯紅軍從被動防禦徹底轉入主動進攻,此時蘇聯贏得戰爭的勝利已成定局。為了展示抗擊德軍的巨大勝利和鼓舞國內士氣,蘇聯決定在莫斯科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德軍戰俘“閱兵”。

1944年7月17日,莫斯科。這次“閱兵”主角由白俄羅斯方麵軍向莫斯科押送的德軍戰俘組成,共5.7萬人。整個戰俘隊伍共分90個方隊,綿延達3公裏以上。

走在隊伍最前麵的是被俘的19名德軍將軍,他們穿著軍服佩帶勳章,作為蘇軍作戰的重大成果成為當日“閱兵”展示的重點。遊街的俘虜們身穿長滿虱子的肮髒軍服,破衣爛衫地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整個“閱兵”持續了6個小時,之後隊伍在離克裏姆林宮不遠處解散,俘虜們被裝上列車運往蘇聯各座集中營。這些戰俘們的命運極其悲慘,他們當中隻有十分之一得到生還。

德軍,第一支在閱兵場上跳起華麗舞步的軍隊,就這樣以落魄的方式謝幕!

戰後反思——以不閱兵對戰爭進行深刻檢討

不能不承認,德意誌是一個敢於承認錯誤的民族。二戰結束後,德國全麵反思戰爭罪行,完成了民族的自我救贖,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其對戰爭的檢討不僅僅局限於思想上的反思,同時還先後向波蘭、蘇聯等國家及猶太民族進行了巨額賠償,截至2002年,其賠償金額已超過1000億美元。此外,德國政府還采取積極措施,通過修訂曆史教科書對青年進行戰爭教育。1994年,德國政府通過了《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從根本上杜絕了納粹的複燃。這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對戰爭罪行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軍事方麵,德軍也不再像二戰時期一樣,動輒組織大規模閱兵展示軍威。戰後幾十年,德軍從未組織大規模閱兵。德軍正是通過不閱兵向全世界展示其對戰爭的反思,對曆史錯誤的承認。這事實上是另一種形式的“閱兵”—邁上正途,不忘過去,直麵未來。

責任編輯:葛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