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點燈
人際關係指社會人群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係的社會關係,屬於社會學的範疇。中文常指除親屬關係以外的人與人交往關係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朋友關係、學友(同學)關係、師生關係、雇傭關係、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人是社會動物,每個個體均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然而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係均有極大的影響。
要點一:多交朋友的技巧
1.朋友之間要彼此尊重
古語說,“敬人者,人亦敬之”,尊重他人也會使你得到良好的回報,那就是別人的尊重。
真誠地欣賞別人的特點。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威廉指出,人類本性中最深層次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要被別人愉悅的接納,就必須學會表現出誠實地、真心地欣賞不同的人的不同特點,這些不同特點足以讓人尊重敬佩。人應該積極發掘別人的獨有特點,並欣賞他的特點。
許多人都喜歡把人分類,諸如公司的職員、老板、老年、中年、男人、女人、小孩,等等,並劃出一部分人看作是我們的同一類。這樣一來就帶來了問題,限製了你自己。假如你認為自己喜歡某種人的話,你和其他類型人相處就缺乏積極主動性,甚至漠然視之。由此你可能錯過大好機會,去認識不同凡響的人。假如,你將所認識的人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看看它有哪些特點,並欣賞它的特點。自然,你會喜歡他們,他們也會喜歡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與人交往中,要充分考慮和尊重對方的興趣和喜惡,不要隻考慮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你自己討厭的東西,別人往往也不喜歡。比如,有人傷害你,你心中必定痛苦,所以,你也不要隨便傷害他人。在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之前,一定要考慮一下這樣是否給別人帶來麻煩,甚至傷害別人。這是做人最基本的常識。
我們在考慮如何處理涉及別人的問題時,通常絕大多數時間是在考慮自己,如果我把考慮自己的時間分出來,好好地想一想對方的感受,不講任何不尊重別人的話,真誠地對待他人,由衷地欣賞對方,那麼,你才會得到別人的充分尊重。
真誠地關心他人。對別人漠不關心,而且要求別人關心自己,是很難做到的。心理學家亞德洛說:“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生活中困難最大,對別人的損害也最大。”所有人類中的失敗,往往在這些人身上最常見。美國羅斯福總統到處受到歡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十分關心別人。他遇到白宮裏所有的工役,甚至做雜活的女仆,都能十分熟練的叫出名字來並表示出對他們工作的莫大關心。有些缺乏對他人關心的人,常損害他人的自尊心。因此,要與別人很好地相處,就應學會關心他人。
對別人表現出最大的熱情。給予別人熱情,其實就是給予別人支持和鼓勵,這種熱情能增強別人的信心。將心比心,別人會備感受到尊重,從而增強對你的好感,與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2.朋友之間應該平等相待
一方對另一方的“恩賜”和“施舍”不能算做是友情。高高在上,盛氣淩人,指責他人,輕視、怠慢他人,永遠換不來人們真實的友情,反而會招致對方的怨恨和輕蔑。友情,也不能靠溜須拍馬、仰人鼻息,那樣,得到的隻能是敷衍、驅使和瞧不起。
那種以勢壓人、盛氣淩人、“看人下菜碟”,甚至汙辱人的做法,都是有失平等原則的。與人交往,要平等的對待他人,切莫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出現,給別人以充分的尊敬,才能使人彼此在心中真正容納對方,產生愉悅、滿足的心境,形成一種讓雙方都滿意的融洽的人際關係。
互相平等對待是友好相處的重要前提之一。因為平等體現了交往雙方對對方人格的尊重。人的容貌有美醜,財富有多寡,能力有大小,地位有高低,修養有深淺,壽命有長短,性格、氣質、興趣、愛好也千差萬別,但是,在靈魂上、人格上人們是獨立平等的,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3.朋友之間不忘時常保持聯絡
一般來說,當我們初識一群人時,交際的進展速度跟接觸的頻率成正比。也就是說,如果你跟某位剛認識的朋友在開始時經常接觸的話,你們的心理距離很快就會被拉近,形成比較親密的群體。道理很簡單,為什麼你會跟同班的同學很快形成親密關係,而跟其他班級的同學關係就遠一層了呢?這是因為你們見麵、接觸的次數多,彼此很快就認識了,了解了。“遠親不如近鄰”就是這個道理。要想保持與他人的良好關係就要經常互通信息,互相交流。親戚之間、朋友之間,甚至剛認識的朋友,都應該常常聯係。
4.友情之間也需要距離——“距離產生美”
再好的朋友如果天天見麵,未必是一件好事,因此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才能讓友誼之情長久!現在交到好朋友難,而保持友情更難。彼此是好朋友,那為何還要保持距離?這樣會不會讓朋友間彼此疏遠,顯得缺乏繼續交往下去的誠意了?很多人都會為此擔心。而現實中很多人友情疏散,問題就恰恰出在這種形影不離之中。
所謂“保持距離”,說到底就是不要過於親密,一天到晚形影不離。保持距離是一種雖形體疏遠而心靈愈加貼近的處理朋友關係的方式。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保持距離”能使雙方產生一種“禮”,有了這種“禮”,就會相互尊重,避免碰撞而產生傷害。但運用這一技巧時,一定要注意一個“度”,如果距離過大,很容易真正使朋友間的友情變淡,尤其是現代社會,大家都在為自己的事業或學業奔波,很少能抽出時間,這樣很容易忘了對方,最後從好朋友變成一般的朋友,最後變成隻是熟人,兩人的友情深度逐步變淺。所以,為了保存你們之間的友情,為了讓你的人生不再孤寂,那就遵循這一原則——好朋友也要適度保持距離!
5.嚴於律己
嚴於律己,對自己用高標準進行約束,時時注意不去傷害別人;出現問題時主動承擔責任;發生口角時首先自我進行檢討,找出自己的不足;遇事時把方便讓給別人,善於克製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行為。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總而言之,在自己的頭腦中要有反省的意識,並且付諸行動。
反省自己的問題不要盲目,應達到使自己不斷進步的目的。反省一下對人際關係的處理。你今天有沒有做過什麼對自己人際關係不利的事?你今天與人爭論,是否也有自己不對的地方?你是否說過不得體的話?某人對你不友善是否還有其他的原因?經常反省自己,才能做得更好。
總之,要求我們責己,於無過中求有過;責人,於有過中求無過。這些如果我們能積極主動做到,那麼,就沒有什麼矛盾不能解決,就沒有什麼人不能相處了。
要點二:學會與他人合作,具有合作意識
俗語說“一個泥巴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社會、家庭、事業都需要合作。合作必須有意識的鍛煉,學會與人攜手共進是良好人際關係的綜合體現,也是通往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