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股票價格與彙率之間的動態關係檢驗(2 / 2)

同時,為了消除時間序列多重共線,自相關和異方差,我們對SP和EP分別進行一階差分處理。

ΔSPt=SPt-SPt-1

ΔERt=ERt-ERt-1

四、實證分析

(一)Johansen協整檢驗

Granger因果檢驗要求所有的數據序列必須是平穩的,否則檢驗結果可能會導致偽回歸結果。

本文采用Johansen最大似然法檢驗彙率和股價數據序列是否具有協整關係,結果發現原假設在5%的置信水平下不能被拒絕,跡統計量和Max-Eigen統計量均表明模型存在一個協整關係。結果表明,原假設在5%的置信水平下不能被拒絕,跡統計量和Max-Eigen統計量均表明模型存在一個協整關係。因此我們可以對模型進行最小二乘回歸。

(二)Granger因果檢驗

在對模型進行Granger檢驗前,我們需要確定VAR模型的最佳滯後期數。一方麵滯後期不能太短,否則不能正確反映兩變量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麵,滯後期也不能太長,否則就會造成自由度的減少,從而影響回歸解釋力度。通過參考前人文獻和相關檢驗,本文確定最佳滯後期為4。

對模型進行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F統計量和P值顯著,彙率波動對股市無影響的原假設被拒絕,從而證明股價變化受彙率波動的驅動。

同時檢驗結果發現,隻有一個F統計量和P值顯著,也就是說隻存在彙率對股價的單邊影響,而彙率對股市的影響卻不顯著。目前,由於人民幣還沒有實現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資本市場開放仍舊有限,我國資本市場仍舊處於相對獨立的狀態,故股價對彙價的影響機製較弱。對模型進行OLS回歸,結果表明各變量係數均顯著,DW值接近2,模型不存在自回歸、異方差問題。

五、結論

實證結果發現,中國彙率市場波動對股市有顯著的正相關性。文章模型回歸結果支持了流量導向模型的理論解釋。上海證券交易所目前有954家上市企業,包含多家國內大型企業,這些大型企業的股價是上證綜指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這些企業具有大量的國際業務,因此彙率的微小波動,都會對這些企業的盈利造成很大的影響,進而反映到公司股價上。

文章實證分析發現彙率變化對股市有單邊正相關性,人民幣升值會引起股價下跌。這樣的實證結果說明國內經濟發展過多的依賴出口。改革開放後,出口導向型經濟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隨著改革的逐漸深入,尤其在人民幣強烈的升值預期背景下,過多的依賴出口來促進經濟發展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不利影響。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內需是拉動經濟的基本動力。擴大居民消費需求,不斷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是促進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