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我國光電產業應用的發展策略
商業研究
作者:許保彬
【摘要】隨著我國光電產業的快速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光電產業將有望成為全球能源的主體。本文從我國光電產業的現狀入手,分析了光電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我國光電產業應用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光電產業 應用發展 策略
一、光電產業的概況
(一)國外光電產業的發展狀況
自20世紀末起,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便積極提倡“節能環保”,並依靠政府采取補貼、稅收和貸款等一些優惠政策發展光電產業,進而推行陽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光電產業的發展。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光電技術和產業已達到世界領先地位,所生產的單晶矽電池由以前6%的低效率快速增加到24.4%,多晶矽的實際能效也較過去增加了20.4%,非晶矽等電池的能效雖然較晶體矽電池有明顯差距,但改善情況也較為顯著。光電技術現以急速發展之勢彌漫全世界,並擴大了商業化規模。
從產量和產值的分析結果表明,在世界範圍內,太陽能電池產量於20世紀末便有了飛速增長。到了21世紀,全球太陽能電池的年產量也已有了曆史性的突破。預計在21世紀中期,全球太陽能電池年產量將會達到一個新的增長點;行業銷售也因經濟規模化、高生產率和超水平工藝而達到了720億美元的高收入,較以前的收入水平增長了7倍之多。
根據目前的發展狀況,光伏發電將成為世界能源的主導之勢。世界聯合研究中心曾大膽預測,光電電力在21世紀中至21世紀末將達到世界總電力供應的66%以上。
(二)我國光電產業的發展狀況
1.光電產業發展大規模化。我國光伏電池年產量的急速增加僅在短短的幾年內便已發展成為列居世界前三位的光伏電池製造國。2.光電技術快速升級。我國光伏電池的生產技術目前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而多晶矽的生產工藝也已被大部分企業所掌握,並實現了高質量、高產量。同時,非多晶矽薄膜電池開始成為光電產業中的新亮點,很多國內外的大企業通過相互合作已開始著手準備發展非多晶矽薄膜電池產業。3.光電成本減少。21世紀初,我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成本一直低於50元,非晶矽太陽能電池發電成本也僅控製在30元以內。目前,我國的光電成本不超過4元,基本上與常規能源發電成本接近一致。
二、導致我國光電產業停滯不前的原因
(一)發展規劃不夠成熟。光電產業的發展在世界範圍內受到了高度的重視,因此歐美一些發達國家製定了較為長遠的發展目標,爭取在21世紀中太陽能電池裝機容量能夠有新的突破,而我國太陽能電池的裝機容量也能達到一個新高點,雖然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由於我國光電產業還缺乏較為完善的發展規劃,從而導致光電產業的持續性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二)光電技術發展遲緩。1.工藝水平較低。目前,高純度矽以“改良西門子法”為主要生產工藝,85%以上的市場都被這種提純方法生產的產品所占據。2.光伏電池能效達不到要求。我國的光伏電池、商業化光伏組件、一般商業電池的實際能效呈階梯狀依次降低,但國際高效聚光光伏電池的能效卻稍高一些,高效平板電池的能效也僅次於此。3.薄膜太陽能電池工藝水平不高。國內缺乏關鍵設備,更不具備自主創新的能力,因而影響了我國的光電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