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管理體製角度來看,我國服務業管理體係中缺乏統一的協調管理部門,行業壟斷現象多有發生。另外,在引資政策方麵,重開放、重引資,輕管理、輕監督的現象仍然普遍,都會成為我國服務業引資中的體製障礙。
(五)中國服務行業開放度較低
從表2中不難看出,我國服務行業相對於製造業而言發展滯後,開放度較低。我國的內需市場增長前景與潛在規模是一塊巨大的磁石,對外國投資者有最大的吸引力,跨國公司來華投資的意願就越強。因此,要進一步加速我國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優化結構,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引入FDI的開放度。
①美元金額是根據曆年美元兌人民幣的平均彙價計算而來。
資料來源:各年中國統計年鑒、商務部外資統計。
四、服務業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策略建議
(一)完善外商投資服務業的硬環境和軟環境
從宏觀角度來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快城市化進程,完善服務業吸引外資的硬環境是吸引投資的基礎。從我國區域外商投資分布來看,也是環境建設較為完善的東部地區最占優勢。中國加入WTO後,進入服務業的外資越來越多,其投資行業正在向銀行、保險、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項目轉變,而城市是首選之地,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程度就成為外資評價其投資環境的重要標準。
更為重要的是,需要不斷完善政策與法規的軟環境,穩步開放服務各行業。合理的開放方式是遵循積極穩妥的原則分階段有步驟地穩步推進,而不是一步到位。另外,還要建立健全的服務業直接投資管理體製,加快國內服務業領域投資的立法步伐,同時應積極組織、參與服務貿易及國際投資的雙邊與多邊談判,製定與服務業投資法規相關的規則。
(二)加快服務業發展,推動服務業升級
目前,我國房地產、租賃和商務等傳統服務業FDI所占的比重均在60%以上,而金融、信息傳輸和計算機軟件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所占比重不到10%。為了吸引更多的FDI,提升我國服務業結構是十分必要的。具體而言,不僅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如金融、信息產業,更要改造和提升傳統服務業,如房地產、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等等。另外,應該充分利用在其它發展中國家新設投資、收購兼並、風險投資等各種方式進行國際產業轉移。
(三)充分發揮集聚效應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資
通過增強地區產業關聯從而增強集聚力來吸引外資。本研究顯示,集聚經濟是影響FDI區位選擇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中西部地區由於區位方麵的劣勢,在對外開放上自然要遜於沿海地區,但中西部地區在現有條件下,要注意引進生產和經營外向化程度較高的內資或外資企業,特別是中樞型產業,它們或許己是東部地區產業升級中欲轉移的行業,通過這些行業中的企業遷徙,促進中西部地區投資環境特別是區域開放度的改善,以強化產業的關聯效應,提升本地產業基礎和集聚水平。
參考文獻
[1]黃玉霞,徐鬆.FDI影響中國服務業發展的實證研究[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8(6):46-53.
[2]鍾曉君.服務業FDI對我國服務業增長效應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4):92-94.
[3]夏琳.中國服務業FDI分析[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6):173-174.
[4]陳繼勇.國際直接投資的新發展與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201.
[5]彭有軒.國際直接投資理論與政策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98.
[6]韓玉軍,陳華超.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研究的現狀與進展[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6(12): 30-35.
[7]王詠梅,林靜.我國服務業吸引外資及影響因素分析[J].對外經貿實務,2005(11):43-50.
[8]張誠,趙奇偉.中國服務業外商直接投資的區位選擇因素分析[J].財政研究,2008(12),38-52.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