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企業的規模有大有小,不論規模怎樣,在我國依照《會計準則》開展財務核算工作。在核算時,因外資企業自身有其特殊性,因而還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企業生產經營的實際狀況出發,審時度勢地使用恰當的會計機製。對於大中型外企而言,要嚴格、係統地執行剛剛出台不久的《會計準則》,因該準則合理、嚴謹,構思縝密,最關鍵的是它已經於國際上最前沿的會計管理製度相掛鉤。在外資企業中,大中型企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特別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外資或合資企業的經營規模是相當可觀的,同時也使跨國公司前沿的企業經營理念與現代化的運營模式得以有效運用,使人才競相湧入外企。外資企業有力地執行《會計準則》,會進一步促使我國的內資企業在財務管理模式上更加符合世界範圍內認可的會計機製的要求,方便了國內外企業之間在財務管理方麵的經驗溝通與交流。
對於外資企業當中的小規模企業,可不必要完全執行新製定的《會計準則》,而要依據《小企業會計機製》的要求搞好財務管理工作。小型的外資企業在所有外資企業中也占有一定的數量比例、擁有不少的市場份額,而這一些企業不論是經營規模、經營理念,還是經營管理水平,均普遍滯後,會計工作的基礎欠牢固,財務管理的各項製度、規範也存在不完善之處。為此,小型外企經由執行《小企業會計機製》,方能更快地化解財務管理中的矛盾,進而有效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能力與水平。
(二)選用合理、完善的財務管理機製,改進財務管理體係
外企財務管理工作離不開與之相配套、相協調、相適應的機製。麵對知識經濟時代下外企財務管理信息不透明、不對稱的情況,外資企業的財務管理要想真正走出困境,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就需采用行之有效的控製手段,唯有如此,才會讓母公司自始至終控製子公司。縱觀國內現有的外企財務管理狀況,已經完成了運用技術手段解決信息控製、管理問題的任務。在海外的母公司也亟待在管控方式上有所根本改進,形成一套完備的企業財務管理體係。通過設定各財務機構,明確財務管理目標,分配財務控管的職能,確定財務管理要實現的規範標準,第一時間補救管理中的漏洞,再健全順暢的信息傳遞、溝通管道,最終確保母公司與在中國的外資企業都能牢牢地把握財務信息,群策群力協助企業高層決策,從而使企業的預期目標由差異走向統一。
(三)健全外企財務的製約與監督機製,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風險意識
財務管理中風險時時存在,尤其是全球金融海嘯給企業財務管理造成的安全隱患尚未完全散去,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又給外資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增添了許多變數。為此,外資企業建立健全有效的製約與監督機製刻不容緩,借助於製度層麵的力量使財務管理走向規範化和有序化的軌道。
首先,企業在實施某一類模式開展決策工作時,經過對財務管理問題的成因和表現進行精確地分析與判斷,規劃出科學的管理方法,以便於在財務風險降臨時企業能積極、妥善地處置。其次,在外資企業經營活動中,把財務管理的缺陷或紕漏之處控製在能力觸及的範圍以內,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第三,針對已經出現、難以控製住的財務問題,就要及時做好財務風險記錄,從反麵汲取相應的教訓,凝聚多方力量查找其症結所在,防範同一類問題的再度出現。
(四)外企要拓寬融資渠道,轉變納稅策略
誠然,目前新修訂的稅收政策對外企經濟效益的創造不利,但不等於說外企就沒有籌措資金的餘地。外資企業的資金絕大部分仍源自於海外的母公司,把國際業務所征得的款額作為資金的優勢,而在國內缺乏業務量。國內的銀行應幫助外資企業建立多元化的融資體係。同時,外企也要充分運用當代技術途徑整合企業的資源,采用高科技手段取得更大的預期投資效益。
四、結語
在新的經濟條件下,外資企業需實事求是地製定合理、科學的財務策略,多種措施並舉提升財務管理水準,自覺接受審計監督,避免各式各樣的財務安全隱患,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韓東峰.關於外資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J].商業經濟,2011,(14):52-56.
[2] 傅俊青.外資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0,(04):23-25.
[3] 陳鐵梁.淺析外資企業的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9,(09):14-15.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