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代企業財務預算監控與考核之方略(2 / 2)

(一)構建科學化與規範化的管理機製

構建起財務預算方麵的管理體係及運行模式,是有效提高財務預算考核效果的前提和基礎,由於過去的工作中疏於對考核部分的管理,導致工作中出現的偏差未能及時進行調整,使預算無法和考核實現高度的統一。因此,企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構建起科學化與規範化的財務管理機製,也就是常說的分級管理與分級核算,從而為財務預算的考核打好基礎。

(二)財務預算中的考核方法

1.關於財務預算中審批權限的考核。在分組管理的預算體製中,對審批權限應進行考核,查看審批權限中關於審批人、審批程序及審批範圍等,是否符合相關要求,若發現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情況,都應該立即進行通報,以便於及時進行糾正;

2.關於財務預算中調整製度的考核。原則上來說財務預算一般是不能進行調整的,但如果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錯誤或是重大偏差時,則可適當進行調整。總之,所有工作都必須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以滿足正常的生產與經營為前提,因此,在必要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調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3.關於財務預算中跟蹤製度的考核。跟蹤製度的考核主要是檢查預算審批有沒有落實到基層之中,以及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查看基層在預算的實施過程中是否存在出入,然後再對其工作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進行彙報,並給予合理的建議;

4.關於財務預算中執行分析的考核。原則上要求職能和管理單位,至少每月有一次關於財務預算方麵的分析報告,特別是針對執行過程中的重大偏差及失誤項目等,都應重點進行分析,並以書麵報告的形式逐級上報。同時還應組織每月開展一次關於財務預算方麵的分析報告會議,對指標的完成情況以經驗教訓進行通報,然後再對下月的工作進行安排和部署;

5.關於財務預算中檢查監督的考核。考核時還應檢查審計與紀監部門,是否對財務預算的相關部門進行監督與檢查,以及這些部門中有無違法違規的情況出現,從而有效提高財務預算的檢查與監督力度;

(三)重視關於生產經營的績效考核

1.企業的管理部門每月對於成本、產量以及利潤等方麵,都必須將本部門的計劃指標同實際數據相比較,以明確其完成情況與工作效率,之後再按照相應的方案對其實施績效考核,堅持做到獎懲有度和人人平等,從而使績效考核的作用能在生產經營上得以充分發揮;

2.企業的職能部門應按月以計劃指標為參考,將生產定額和實際完成量進行比較,從中找出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以及需要進行改進的項目,並及時向上級進行彙報,以便對其進行相應的調整;

3.企業的計劃部門每月對於成本、產量以及利潤等方麵,都必須將本部門的計劃指標同實際數據相比較,並準確計算出費用指標以及實際費用的使用情況,對於差額完成指標的,應對其追加費用,而未完成計劃指標的則應扣除相應費用,以結轉的方式供下月使用;

4.企業的執行部門應按月對計劃費用和實際完成量進行比較,一方麵要視情況追加或者是結轉所剩費用,另一方麵要向上級彙報詳細的工作情況,同時還可以從旁加注上相關的意見及建議。

參考文獻

[1] 孫靜芹.現代企業財務預算監控與考核之方略[J].經濟問題,2004(6).

[2] 梁水源.論財務管理的變革與創新[J].經濟問題,2003(8).

[3] 李春野.試析企業財務預算監控的方式與方法[J].經營管理者,2009(5).

[4] 張體東.中小企業財務預算編製及考核問題研究[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2(06).

[5] 王星.淺論煤炭企業財務預算監控與考核[J].煤炭經濟研究,2006(5).

作者簡介:李慧芳(1980-),女,內蒙古包頭人,本科,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