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預算控製須注意成本與效益的平衡
預算管理是一個閉環的內部控製係統,預算管理需要考慮控製的成本與收益。在控製體係中,控製點越多,控製麵越廣,控製成本就越大。企業內部控製的範圍可以分為銷售回款、采購付款、存貨倉儲與融資投資四個基本循環,企業可以在這四個循環中設置關鍵流程,在每一個關鍵流程中確定關鍵控製點。通過重點關注關鍵流程以及關鍵控製點,強調核心業務與現金流量的控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不重要的業務循環與流程,可以采取抓大放小與不定時檢查的策略,如果結合執行有力的獎懲措施,同樣可以達到良好的控製效果。
(三)明確預算管理的組織架構
預算管理的組織機構一般由預算管理委員會、秘書處及各個責任中心組成。預算管理委員會一般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組成,主要負責確定公司預算管理目標、審議公司預算管理製度與年度預算方案及調整方案,並且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控等。由於不同企業的製度化管理水平不一樣,對於製度化水平較高的企業,企業領導的個人意誌對企業影響相對較低,尤其具體的運營事務主要依據製度執行。但是對於製度化水平較低的企業,企業領導層的個人意誌可能對預算管理的成功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實施預算管理過程中,必須明確預算管理的組織架構,通過設置預算管理委員會的方式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納入預算管理的領導體係中,有助於企業預算控製的執行。
(四)預算編製與執行需要全員參與
財務部門作為預算管理的主要職能部門,在預算編製、執行、計量、分析、報告、內部審計及績效考評等功能模塊中占據主導地位,但預算管理不能僅僅依靠財務部門來實現。預算管理涉及企業發展戰略、資源配置以及業績考核等諸多方麵,因此需要各個責任中心的全麵參與。在預算編製過程中,需要與戰略規劃、市場營銷、生產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等方麵密切結合,結合股東要求與企業的實際情況,製定出合適的年度經營計劃。要避免預算管理流於形式,必須從預算編製的源頭上考慮預算實施的可行性,要求業務部門充分參與並尊重業務部門的現實情況。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2]吳昌秀.企業全麵預算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3]餘緒纓,汪一凡.管理會計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李讚(1983-),男,漢族,湖南嶽陽人,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方向:預算管理、估值。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