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管理的功能、框架及主要問題分析
財務分析
作者:李讚
【摘要】預算管理作為企業實施戰略意圖與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對於企業明確發展戰略、配置資源、協調目標、控製支出、安排資金以及業績考核等有重要作用。一個完整的預算管理係統應該包括預算編製、執行、計量、分析、報告、內部審計以及績效考評等七個模塊。在實施預算管理的過程中,應注意戰略、預算與績效考評的結合,平衡預算管理的成本與效益,明確預算管理的組織架構,實現全員參與預算管理。
【關鍵詞】預算管理 功能 框架 主要問題
一、預算管理及其主要功能
預算是用於規劃與分配企業的人、財、物資源,實現企業既定戰略的方法。任何企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通過預算管理可以確保企業的資源正確地運用於經過審批的經營活動之中,有助於管理者做出正確的商業決策。
預算管理作為企業實施戰略意圖與配置資源的有效手段,有助於管理者明確戰略目標、配置資源、協調目標、控製支出、安排資金以及考評業績等。預算管理有助於企業明確戰略規劃及各個部門的經營目標,合理配置企業資源,提前量化安排企業與各個部門的經營活動,也有利於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在預算編製過程中,通過嚴格論證業務目標的可行性以及項目支出的合理性,在預算執行中,通過有效審批流程合理控製費用支出,可以達到“節流”與有效安排資金的目的。通過實際數和預算數的對比,還可以考核業務目標的完成情況,有利於貫徹企業考核與激勵機製。
二、預算管理的總體框架
一個完整的預算管理係統由預算編製、預算執行、會計計量、預算分析、預算報告、內部審計及績效考評七個模塊構成。管理層麵臨股東與市場的壓力,需要將壓力傳導至企業內部,根據企業戰略製定年度經營計劃,再將年度經營計劃分解到各個部門,因此,預算編製的過程也是壓力傳導的過程。各個部門根據自身情況與管理層不斷進行反饋與協調,最終共同達成部門經營計劃與資源需求的預算目標。預算執行實質上是各個經營單位根據預算分配並占用企業資源、完成年度經營計劃的過程,同時也是企業戰略的實施過程。計量、分析與報告主要是對預算執行的進度與結果進行記錄,再與年度預算對比分析,尋找差異及其原因,並通過簡潔有效的方式反饋至管理層。內部審計旨在確保預算執行數據的真實有效,降低舞弊風險。績效考評旨在為各部門嚴格執行預算提供動力,通過獎優罰劣確保企業年度經營計劃與資源配置計劃的有效實施。一個標準的預算管理係統是一個動態循環的管理控製係統,編製、執行、計量、分析、報告、審計與考評七大模塊緊密銜接,共同構成企業的管理控製係統。
三、實施預算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須與戰略管理與績效考評對接
戰略作為企業重大的、帶有全局性的、長遠性的謀劃,目的在於使競爭對手能模仿你今天所擁有的優勢之前,創造明天的競爭優勢。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於其所掌握的異質資源以及該種資源的不可模仿性,企業要保持競爭優勢,需要培育與保持能夠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特殊資源。預算作為明確企業戰略、分配資源的主要工具,必須在前端緊密銜接戰略,在戰略的指引下,合理高效地分配企業資源並確保資源能夠正確地使用於落實企業戰略的商業活動中。同時,要確保企業資源的正確使用與預算的真正執行,需要結合配套的獎懲製度,為各個部門執行預算提供動力支持。因此,在預算管理過程中,必須注意將戰略管理、預算管理與績效考評結合起來,使預算管理能夠為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控製經營風險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