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英語課堂中情感教育的問題及對策(2 / 3)

S:Excellent!

T:What do you think of me?(舉右手示意。)

S:Wonderful!

T:Thank you.What do you think of my Eng—lish?(舉左手示意。)

S:Excellent!

T:Thanks.What do you think of my suit?(舉右手示意。)

S:WOnderfulf!

I:Thank you so much.

借班上課時教師與學生並不熟悉,也許會出現配合上的問題,但該教師把握住了學生的心理,在教學的引入部分使用的這個小遊戲不但使學生牢牢掌握了wonderful和excellent,而且使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小遊戲裏的問題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第一個問題旨在喚起學生的自信,給他們心理暗示,讓他們相信自己是優秀的,能夠順利完成這堂課的學習任務;其餘三個問題意在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該教師用其語言魅力和課堂魅力不但實現了知識目標,而且活躍了課堂氛圍,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

3、恰當地使用課堂評價語,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偏重於使用形成性評價方式。評價的最終目的在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對於錯誤回答,評價時應以啟發為主;對於精彩的回答,不要吝嗇讚美之辭;對涉及價值觀、道德觀的回答,必須及時引導學生。總之,評價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教師要盡可能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學生的回答。需要注意的是,評價隻是教學的一種手段,教師應該通過評價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教學片段3]

在教學be like這個詞組時,教師與學生進行了以下對話:

S:Miss Chen like my mother.

T:You mean I am like your mother?(重讀am like。)

S:Oh.yes.

T:Then you must think that I am kind in your heart.Thank you so much.Actually I like you,iust as you like your mother.(重讀like。)

教師的評價語在糾正學生語言錯誤的同時,巧妙地對like和be like進行了辨析。教師在感謝學生的同時,也利用話語增強學生對自己的信任。而且,教師在表達喜歡該學生的同時,也會同樣獲得該學生的喜愛。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也許會由於喜愛這個老師而喜愛英語這門學科,從而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

[教學片段4]

在教學課文Who Invented the Tea?時,教師現場泡了一杯茶,讓學生觀察泡製後的茶葉有何變化。有一位學生怯生生地回答:It’s fly—ing.教師以反問的口氣說:It’S flying?並發出了無法理解的笑聲。也許學生想表達的是泡製後的茶葉在水中上下浮動,但又想不出恰當的語句去描述這種現象,但還是很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此時教師的反問以及刺耳的笑聲明確地否定了學生的回答。如果該學生基礎較差且性格內向,他會有一種被嘲弄的感覺,以後可能很少會主動開口回答問題了。通過上述兩個例子不難看出,短短的兩句評價語起到了截然相反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評價不能局限於言語,還應包括肢體語言,一個眼神的肯定,一個理解的微笑,一個輕拍肩膀的安慰,對學生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

4、多設計開放式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教育理論認為,人人都具有創造潛能,潛能的開發受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我們習慣於告訴學生我們看到了什麼,什麼是有價值的,一旦是在學習過程中,恰恰應該由學生去發現他們看到了什麼,什麼才是有價值的(羅伯特·坎普,1992,轉引自Martin—Kniep,2002)。

[教學片段5]

在課文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的教學展示中,在最後的討論階段,教師設計了開放式問題:What does Singapore attract you most?why?要求學生相互提問或向老師發問。學生反應熱烈,爭先恐後地舉手提問老師。

這個開放式問題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學生提問老師的環節更是激活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5、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伯特·斯萊文(1994)認為: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並依托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技術。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那麼,教師該怎樣實施教學才不會使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呢?筆者認為,小組合作學習要有明確的任務指向,重在解決問題;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否則學生根本無法完成任務;要使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成為合作學習的參與者;最後教師應給出適當的、積極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評價。教師如果做到以上幾點,那麼小組合作學習就會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必將有益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