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大三莫名其妙地接下了看管人質的任務後,被折騰得心驚膽戰、如坐針氈,好不容易向八嬸子要來了白麵,和魚兒在廚房裏包餃子時,影片的節奏也慢慢走向了平穩,畫麵風格也由張揚轉向了柔和。散射光改變了光線單一的傳播路徑,使主體受光麵和背光麵的過度自然、不生硬,柔和的影調形成了更為生活化的視覺感受,讓觀眾體會到了馬大三此刻內心的幸福、愉快,同時也讓觀眾放鬆了緊張的觀影情緒,緩解了精神壓力。
五、運用逆光製造虛實關係,傳遞困惑、 神秘感
在光影造型中,逆光的使用通常是為了滿足創作者的兩點需求:一是單純的表現需求,主要是為了勾勒輪廓、避免主體與背景相融;二是創作意圖的表達需要,以實現巧妙的構圖、營造特定的氛圍、傳遞相應的情緒。
在《鬼子來了》中,逆光的使用更多的是滿足創作者的第二個意圖,通過製造虛實關係,營造一種神秘的場景氛圍、傳遞人物迷惑的心理狀態。
對馬大三而言,最典型的逆光使用是在澡堂裏結識劉爺的這一場戲。當走投無路的馬大三被四表姐夫帶到劉爺麵前時,他始終對眼前這個看不清麵孔的神秘人物充滿了好奇、敬仰和疑惑。同樣的,觀眾對於四表姐夫口中神乎其神的劉爺也充滿了各種猜想——到底他對劇情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他的傳奇故事是否屬實?馬大三的命運是否因此而發生改變?這些同樣困擾著馬大三的問題正是通過逆光來表現其對人物所造成的心理影響。
逆光作為一種寓意極強的造型手段,在強化主體輪廓的同時,削弱了主體的質感、層次,甚至常常讓人看不清人物的麵部,使觀眾無法識別人物表情、判斷人物情緒。同側光形成的清晰形象相比,觀眾不能從人物麵部和故事場景裏讀取到詳實的信息,因此總是處在未知和猜想中。所以,逆光下的畫麵影像總是會表現出一種神秘感,尤其是在隻能看到虛幻的人物剪影時,大量的畫麵信息被隱藏起來,觀眾便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困惑感。
結語
電影是光與影的結合,而光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的幻化無窮。光可以任由我們調整、組合、切割,一個小小的明暗都會製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更何況是經過精心設計和準確測量後的燈光布置。《鬼子來了》很好地證明了即便是沒有運用豐富的色彩,也可以恰當地通過使用燈光來塑造人物形象、傳遞情感寓意,把故事拍得引人入勝、精彩絕倫。
在《鬼子來了》這部影片中,導演成功地把光影造型的普遍規則同觀眾心理、視覺感受、色彩法則有機結合起來,使看似簡單的畫麵傳遞出更多的情感和寓意。
一些人常會忽略光線的作用,認為電影中的燈光是理所當然的,殊不知,一個畫麵的視覺感受正是由燈光的質感、方向、來源及色彩控製的,我們從鏡頭上感受到的人物表情、場景氛圍可能需要電影工作者花上很長時間來設計出最合適的布光方式,以達到完美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因此,單從這一層麵上來說,《鬼子來了》成功做到了將燈光變成講故事的重要手法之一而非單純的拍攝工具,也向我們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拍攝過程中重視燈光的運用,並且不斷思考、開發、創造新的用光技巧,才是孕育優質影像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