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規範性文件(13)(1 / 3)

第四部分規範性文件(13)

衛生部關於印發《食品安全地方

標準管理辦法》的通知

(衛監督發〔2011〕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為規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工作,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我部組織製定了《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衛生部

二○一一年三月二日

附件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規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規定,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製定、公布、備案等工作適用本辦法。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製定、公布、解釋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衛生部負責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備案。

第三條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但需要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統一實施的,可以製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包括食品及原料、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檢驗方法與規程等食品安全技術要求。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新資源食品、保健食品不得製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第四條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生產企業所在地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組織生產經營。

第五條製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應當以保障公眾健康為宗旨,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依據,充分考慮地方食品特點和飲食習慣,做到科學合理、公開透明、安全可靠。

第六條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製定、公布具體程序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執行。

第七條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編號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編號由代號、順序號和年代號三部分組成。

漢語拚音字母“DBS”加上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劃代碼前兩位數再加斜線,組成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代號。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編號示例:

DBS××/×××-××××

代號順序號年代號

第八條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公布之日起20日內報衛生部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報送文件;

(二)標準文本;

(三)編製說明。

第九條衛生部對符合備案條件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予以備案。

第十條衛生部定期公布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備案情況,指導地方標準製定工作。

第十一條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衛生監督機構、相關單位對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評價,評價情況應當及時通報相關部門。

第十二條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實施後,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發展、相關食品安全標準製定和跟蹤評價結果等情況,組織衛生監督機構對標準複審,確定其繼續有效、修訂或廢止。複審周期原則上不超過五年。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公布實施後,相應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應當廢止。

第十三條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修訂後,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公布後20日內重新報送衛生部備案。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廢止後,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廢止後20日內向衛生部報送有關廢止標準的文件。

第十四條對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有異議時,可以向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意見,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處理。

第十五條批準發布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屬科技成果,作為標準主要起草人專業技術資格的評審依據。

第十六條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根據本辦法製定實施細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衛生部等關於三聚氰胺在

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

(2011年第10號)

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禁止人為添加到食品中。對在食品中人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三聚氰胺作為化工原料,可用於塑料、塗料、粘合劑、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資料表明,三聚氰胺可能從環境、食品包裝材料等途徑進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為確保人體健康和食品安全,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在總結乳與乳製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公告(2008年第25號公告)實施情況基礎上,考慮到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已提出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標準,特製定我國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現公告如下:

嬰兒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為1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為25mg/kg,高於上述限量的食品一律不得銷售。

上述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乳與乳製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公告(2008年第25號公告)同時廢止。

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二○一一年四月六日

衛生部關於指定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的

有關要求的公告

(2011年第11號)

根據《食品安全法》、衛生部等9部門《關於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衛監督發〔2009〕89號)和衛生部、質檢總局2011年第6號公告的規定,為規範食品添加劑產品標準指定工作,現公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