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身體超負荷:我們的健康拉起了警報(2 / 2)

預示身體狀況:壓力過大,關掉手機和電腦,偶爾遠離外界事物的打擾,適當調整對自己的要求,是平和心態、緩解壓力的有效方法。

愛吃甜食

症狀:突然特別愛吃甜食。

預示身體狀況:壓力大,身體消耗的能量多,對能量的渴求也會變多,所以會變得愛吃糖果、蛋糕等甜食,吃甜食所帶來的欣快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焦慮感。很多人還會變得暴飲暴食,進而刺激消化係統,導致便秘、腹瀉等問題。想吃甜食時,不妨先想方設法分散一下注意力,或吃點水果、堅果等健康零食,滿足口腹之欲。

吃溫和的食物也會加重泛酸

美國《身心醫學研究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證實,壓力不會導致泛酸,但會加重泛酸病情。即使沒有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泛酸症狀仍然存在或更加嚴重,就說明壓力過大。

免疫力下降

壓力可加劇病毒感染,導致流鼻涕、咳嗽或者骨痛,還會使免疫力減弱,譬如:傷口難愈合,患上皮膚類疾病:多汗症(出汗)、蕁麻疹、過敏性皮炎及皮膚瘙癢等。

此外,下麵的症狀也預示著身體極度疲勞了。

午睡一會兒也做夢

午睡可以給身體“充電”。然而,如果你午睡時一閉眼,就開始做各種奇怪的夢,說明大腦嚴重缺少睡眠,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入深度睡眠階段。

記性變差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焦慮與相關疾病診所主任安妮·瑪麗·阿爾巴諾博士表示,有些身體健康的人記性不好。其實,這些人是“大腦超載”,激素變化擾亂了記憶功能,使人無法記住更多的內容,容易忘記近期的事情。

運動後更加難受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婦產科教授薩拉·伯加博士表示,一般情況下,慢跑45分鍾會讓人感覺很輕鬆,但是如果你剛開始運動就感覺疲憊,就說明身體已經超負荷了。

喝咖啡也會困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邁克爾·布裏斯博士表示,喝咖啡後人的大腦活動會發生改變。如果咖啡因沒起作用,就意味著身心已經極度疲勞,抵消了咖啡因的興奮作用。

仔細看來,這些也不過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情況,雖然說一些暫時性的症狀不必擔心,但如果沒有來由,或者持續時間較長不愈的話,還是需要引起重視的。

自測是否體力透支

身體是一切的本錢,如果身體一直處於疲憊狀態,對健康無益。以下七種情況,隻要符合兩項以上,就表明身體已經開始疲累,提醒你該采取措施了。

1.肌肉:步行15分鍾後,就感覺疲勞,想坐下休息。

2.骨骼:腰部經常酸痛,在旁人眼裏,你經常彎腰駝背、身姿不正。

3.關節:上下樓梯時,感覺膝關節或踝關節疼痛。

4.頭發:明顯比過去顯得枯燥,掉發增多。

5.指甲:易開裂,無光澤。

6.牙齒:齒縫變寬,易塞牙,或刷牙時經常出血。

7.皮膚:失去光澤和彈性,即使注意保濕工作,依然起皮脫屑。

日本專家指出,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人體的氧化和糖化。人一過20歲,代謝就開始變得緩慢,糖分經過化學反應產生的物質會令蛋白質變質,削弱體質,加速衰老。可以通過正確的飲食,改善這一狀況。

例如,吃主食之前,先吃一些升糖指數低的食物,有助預防餐後血糖值上升。這些食物包含糙米、蕎麥、海藻類、菌類等,它們纖維素含量很豐富,有助抑製糖分吸收。另外,平時可多吃些富含番茄紅素的番茄、富含胡蘿卜素的胡蘿卜、富含蝦青素的蝦和鮭魚等,都有抗氧化的作用。富含膠原蛋白的雞肉和豬骨等,有助滋潤保護肌肉、骨骼、關節、頭發、指甲、牙齒、皮膚七種器官組織,預防過早出現疲勞。

平時要多運動,提高肺活量、耐力、肌肉強度。不論是身體還是心裏累了,都應及時休息,別等到身體垮了再來挽救。

責編/迦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