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旅遊業公共關係的公務禮儀
旅遊業公共關係的公務禮儀,是指旅遊業從業人員在日常旅遊公關事務中約定俗成的、為組織成員所共同遵守的一係列行為規範與準則。它涉及旅遊公關工作的方方麵麵,這裏我們介紹幾項常見的公務禮儀。
一、接待禮儀
禮賓接待工作,是公共關係部門的日常工作之一,應本著熱情周到、禮貌待客的原則,做好這一工作。
(一)接待地點的安排
一般來說應設立獨立的接待室。如果條件不允許,也應在辦公室中安靜的一角騰出一塊地方,擺上沙發、茶幾等家具,從容不迫地接待來訪者。
(二)迎接客人
1.了解情況,準時迎接
迎接客人之前應先對客人的身份、地位、興趣、愛好等加以充分了解,以便在安排住宿、行程等時有針對性。一般要提前15分鍾到達迎候地點,不能讓客人等候。
2.親切問候,沿途講解
接到客人後,應先向客人問候,然後做自我介紹。介紹完畢後,應接過客人的行李,如果客人不需要,也不必勉強。帶領客人到事先準備好的交通工具上,並在途中向客人介紹未來的活動安排以及沿途的風景,直到將客人送至下榻地點。
3.安排休息,注意聯係
將客人送至下榻地點後,除非客人主動要求,否則接待人員不宜久留,應讓客人及時休息,以解除疲勞。不要忘記詢問客人有沒有特殊需要。臨走前與客人約好下次見麵的時間、地點,留好雙方的聯係方式。
在接待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客人的喜好,並采取適宜的方法,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某旅遊組織的一位接待人員到機場接到某位重要客人之後,發現客人的皮包、皮鞋、領帶都是紅色的,並對機場的一幅以紅色為主色調的廣告畫大加讚賞。這位接待人員便猜測這位客人一定特別喜歡紅色。因此,趁客人去洗手間之機,他打電話到已經安排好的飯店,告知客人的喜好,讓飯店迅速將客房的窗簾、台布和床罩都換成了紅色。當這位客人到達住處之後,大喜過望,忙詢問服務人員是怎麼回事。服務人員據實相告。結果,這位客人對該旅遊組織讚賞不已。加上後來雙方合作得非常滿意,這位客人此後便成了該旅遊組織的長期客戶。
(三)安排來訪者參觀
旅遊業公關人員可以安排來訪者參觀本組織的一些自然景觀、建築景觀、生產景觀、生活景觀等,如公司美麗的風景、恢弘的建築與設計、公司員工的聯誼活動。在這一接待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是:所參觀的地區必須是整潔幹淨的;參觀不能影響員工的休息或工作;帶領參觀的接待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知識,深諳說話的藝術,並具有察言觀色的靈活應變能力,以便能對來訪者感興趣的內容重點講解;還應準備一些精美的印刷品,讓來訪者帶回去,以加深其參觀的印象。
(四)送別客人
客人臨走前的工作同樣不容忽視,否則會前功盡棄,使得以前的工作努力化為泡影。客人臨走前,應做的工作具體有:
(1)向客人贈送合適的紀念品或當地特色產品,以示友好。
(2)無論乘坐何種交通工具,都應遵循“寧早勿遲”的原則,視具體情況提前到達客人下榻地點,等待客人收拾好行李,並協助客人退房。
(3)在去往火車站或機場的路上,詢問客人在此地逗留期間是否過得愉快,若接待不周,向客人表示道歉;真誠地向客人征求對本組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對此表示感謝。
(4)到達車站或機場之後,如有必要,應主動協助客人辦理有關登機、車、船手續。
(5)最後向客人表示惜別之情,並真誠希望客人下次到訪。待客人離去後方可離開,否則會有失敬之嫌。
二、宴請禮儀
(一)宴請前的準備工作
好的宴請服務是一項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旅遊組織要想組織一次成功的宴請活動,必須進行充分的準備工作,否則很容易會在中途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具體應做的準備工作包括:
1.明確宴請的類型和規格
各個國家或者民族的宴請都有自己一些特點和習慣。一般來說,國際上通用的宴請形式有宴會、招待會、茶話會、工作餐等。
(1)宴會。宴會是指比較正式、隆重的設宴招待,按其規格不同,又可分為國宴、正式宴、便宴和家宴。在旅遊組織公關活動中,經常舉辦的是正式宴會,它是指為了某項慶祝活動,宴請國內外來賓的活動。其目的通常有慶祝開業、做宣傳、表示答謝等等。這種宴會規格比國宴低,但也比較隆重,賓主均按身份、地位排位就座。另外,旅遊組織還經常舉辦的一種宴會是便宴。便宴是非正式的宴會,常見的有午宴、晚宴,個別情況下甚至可以是早宴。這種宴會沒有嚴格的禮儀,席間賓主比較隨意,沒有正式致辭,可以隨意交談。這種宴會可以用來宴請同行業者,作為大家互相交流、增進感情的一種方式。
(2)招待會。招待會是一種經濟實惠、靈活方便的宴請形式。其菜點以冷餐為主,酒水飲料品種很豐富;通常不排座次,主賓之間可以自由活動,隨意交談,廣泛交往。招待會又可分為冷餐會、雞尾酒會兩種類型。旅遊組織在舉辦完新聞發布會之後,通常舉辦招待會招待各家媒體工作人員。
(3)茶話會。茶話會是一種簡便的招待形式。時間通常安排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地點可以在會議室、客廳等。飲品以茶葉為主,並配備適當的風味小吃或甜點。旅遊組織通常用它來招待內部員工,讓大家在一個比較輕鬆的氛圍內,暢所欲言,發表自己對組織現存問題和未來發展的看法。這也是內部公共關係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
(4)工作餐。工作餐是現代國際交往中又一種非正式的宴請形式,它甚至稱不上是宴請。因為工作餐可以是早餐、午餐,也可以是晚餐。一般是采用分食的方法,快捷方便。賓主利用進餐時間,邊吃邊談問題。不過應注意的是這種活動多與工作有關。
上述各種宴請形式,在菜點、酒水、座次等方麵都有各自嚴格的要求,公關人員應具備這方麵的基本常識。
2.了解宴請對象並確保請柬的按時發放
每一次宴請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因此,根據宴請目的確定宴請對象,是確保宴請成功的又一要素。在這裏,對客人的情況要做到“六知”、“四了解”,即知國籍、知身份、知人數、知到席時間、知用餐標準要求、知接待單位或房間號碼;了解風俗習慣,了解生活特點,了解用餐緩急,了解有無禁忌。在此基礎上,擬定好宴請對象名單,並及時發出請柬。請柬發出一段時間後,如有必要,還應主動與宴請對象聯係,確定其是否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