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不嬌不慣,做稱職的父母(3)(3 / 3)

如果像這位爸爸一樣,賞罰不明,就會誤導女孩對自己行為的認知。她會認為犯錯沒什麼,隻要一哭別人就會心軟,甚至還會得到禮物。父母要明白,批評並不是教育的目的,而僅僅是一種手段。

(6)批評時可有適當的身體接觸。受到批評的女孩是脆弱的,是最無助的。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摟著女孩或拉著她的手,哪怕是一點點的肢體安慰都會讓女孩產生安全感。因為女孩最怕的就是父母因為自己的錯誤而不再喜歡自己,身體的接觸是父母表達愛最直接的方式。在你下次批評女孩的時候,不妨一試。

(7)用愛感化你的女孩。事實上,批評男孩的方法與批評女孩的方法,差別是很大的。對於男孩子來說,父母需要重在讓他明白錯誤的原因,並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而對於女孩子來說,父母最終的任務卻是——在批評之後,如何讓你的女孩子既聽話,又能深切地體會到你對她的愛。

對於女孩子來說,愛就是她所期盼得到的一切,也是讓她正確行事的唯一理由。所以,批評女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批評之後,告訴你的女孩:父母依然是深愛著你的!

有個小姑娘性格非常叛逆,整天跟父母對著幹。媽媽什麼方法都試過了,卻無法扭轉孩子的心。

有一天,媽媽無意中翻出自己當年的育兒日記,那裏麵記錄著女兒成長的一點一滴。她拿出來給女兒念,從她出生時的喜悅,到她得病時媽媽的恐懼,以及對孩子的美好期望,全都包含在這幾本日記裏。

剛開始女兒還似聽非聽,漸漸入了神,漸漸眼裏有了淚。終於,她忍不住撲到媽媽懷裏,哭著向媽媽道歉。

愛可以感化一切。女孩子再叛逆,也對父母有著很深的愛。她之所以表現如此,是因為她覺得爸爸媽媽不愛她了。當她明白了父母對她的愛有多深,她就會用百倍的愛來回報父母。

巧妙地和女孩溝通

現在的孩子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從小生長在“成人世界”裏,渴望與父母溝通,同父母建立夥伴關係;同時,家長要想走進孩子的心靈,也需要與孩子溝通,通過溝通來了解孩子的心理。家長與孩子的雙方溝通,能使家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從女兒3歲起,一對夫婦就立下個不成文的規矩:兩三天要與女兒溝通一次,內容包括學習上的問題、生活中的煩惱和成長中的困惑,等等。不論孩子提出的問題是大是小都要認真傾聽。對他們來講,了解孩子頭腦裏想的是什麼,也是一種頗為重要的事情。記得有次父親去幼兒園接女兒回家的路上,女兒一口氣跟他談了幾件心事:

“爸爸,今天胡珂小朋友罵我,我該不該還嘴?”

“爸爸,今天班主任給我們上舞蹈課時摔傷了腿住醫院了,你和媽媽去看看她行不行?”

“爸爸,明天班上選幹部,不知道我能不能被選上?”

“王玉小朋友背後說我太嬌氣,我以後不想和她好了,行不行?”

對這些幼稚的問題他們不但要認真聽,更得認真回答。無論女兒遇到什麼難題和心事對他們傾訴時,他們都要認真傾聽,幫她找出解決辦法,消除成長中的困惑。有時傾聽後還與她一起探討一些問題。